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18 一颗小桃树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菊

曹柏青

    ①金风飒飒,银霜沉沉。

    ②秋阳艳丽,四野俱寂,霜枝无语。黄灿灿的野菊,丰满鲜嫩地伸展着,翠绿肥硕的叶子,像打开的伞架,支撑着金黄的花盘,在晚来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

    ③静读陶诗未终卷,又乘秋风观野菊。

    ④我穿行在馥郁的秋风里。我看见夕阳的车轮,向远方滚去。田埂旁,池塘边,土坡上,我诧异地看着这一簇簇金灿灿的野菊,满目秋艳,它默不作声的美,依然震撼了我。苍凉人生,至情至性,有了野菊的映衬,人格人品的意味格外深长啊!秋来倾听菊语,雨霁捕捉竹籁。我的灵魂闪烁在秋阳、翠竹的光影婆娑中,我在细密的花纹中拣起人生的金子。

    ⑤野菊随地发,涢水逐门生。

    ⑥我怔怔地站在乡野中,俯河畔,仿佛一瞬间成了写意画中的背景。人在野菊丛,心随年轮走。从秋风寒霜中,我看到野菊的笑脸,一丛浓绿从脚底漫进我的心灵,我呼吸到野菊芬芳的气息;从奔跑的秋阳中,我看到它打在希望树枝上发出的银铃般声响。看一方水土,被一方水土营养,观秋野被故土野菊滋润。岁月复年轮,庭院深几许?遍野黄花,风骨霜艳无重数……沧桑观花花不语,枝头抱香秋千去。菊以它不争的从容开在晚秋,默契着思想者和隐士的情怀。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野菊寂寞而不失望,孤独但仍从容,这是野菊的涵养,也是野菊的风度。对野菊的钟爱,是我对庸俗社会关系的一种逆动,也是一种物我两化的冲动和实践,更是我心灵全部的最终皈依。境生情,情生心,心生境,人生与自然物象的契合。

    ⑦我看过很多野菊,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到处都有耀眼的野菊花,但它们都开得很小,小得像一枚很不起眼的硬币。而我家老屋的篱笆上贫瘠泥土中的野菊花却开得如此灿烂、坦荡,给我一种惊奇。我如同喝下一杯积年陈酿,沉醉不已。

    ⑧我徜徉在篱笆墙的野菊中,这时,复杂变得简单,愉悦取代烦恼,虚伪回归真诚。我是乐意在这境地里筑茅庐而住的。

    ⑨野菊是花中的忍者,餐霜饮露,清淡素雅,幽冷隽异,甘苦自知。完美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口号,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野菊花它不是招摇的,而是寂寞的,它在寒霜中美得朴素、执着、天然……

    ⑩我爱老屋篱笆墙的野菊,是向生命的高度冲刺,是贴近大地的呢喃细语,是对生命的繁茂与美丽的那份苦苦眷恋和期待。

    秋风瑟瑟,落叶飘飞。我爱的秋天是一种明艳的色彩,是一种深情的爱意,是一种舒适的淡香,是一种故土的温暖。那种感觉让人永远怀念。

(1)、文章第②段引用诗句“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2)、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的画线句“思想者的沉默如菊,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的喋喋不休,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的理解。2

(3)、第⑦段写生长“在田野,在大路边,在树林中,在草丛里”的野菊,其作用是什么?

(4)、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富有情趣,请从第②—④段中找一句你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车前草
        百草中我最钟爱的是车前草。它实在普通得很,山沟里,小路旁,任意牛羊践踏,随便路人嫌弃。夏天,爷爷在骄阳里,一遍又一遍地扯路旁的车前草。“扯这些莫名堂的草干啥?”爷爷不回答我,把扯了的车前草拿到太阳坝里去晒。爷爷不说,含笑的眉目间隐藏着庄重和严肃,我还是说:“这是一味药哦?卖了可以换钱。”爷爷不说,把一束车前草放在我的手里:闻闻。我闻,青豌豆角的气息,深绿的色彩。
        当时,我注意到了那从绿叶中抽出的花穗,独独的一枝花穗,绿白色。在原野上,它的花一点不惹眼,但很干净,就像乡村女子那间干净的闺房。秋天的时候,花穗就结蒴果,这时候它的心情很好,偶尔抿嘴一笑,果内细小,溜圆的种子就会一一滚出。哈哈,就像乡村在草丛里遗失的一颗颗绣花针一样,再怎么找,也是找不见的了。只有等第二年春天,新长的车前草会告诉你当年它遗落的地方。
        我在这个城市能想起乡村的车前草。就一个下午,我从城市里的边缘进入乡村,在那个乡村的一块菜地里,我看见了车前草,它和那些白菜、小葱相处在一起。我很感激菜农没有把车前草当野草一样除掉。我蹲在那棵车前草前,想起许多的心语。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我心里对车前草还有那么多的牵挂。我以为,乡村铺油路了,水泥房子立起来了,车前草也就消失了。但车前草还在生长,它们仍然爆发出生殖的力量,见证着乡村的贫穷和富有。这么简单的一种草,遍地生长,伸手可触。当然,今天没有像《诗经》:“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①”那样歌唱车前草的了,但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些春天的旷野之上,风和日丽,成群的妇女一边欢欢喜喜地采着车前草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采完车前草,回家做一碗车前草汤,不加油,也不加盐,就那么一种苦苦的味儿,就那么一种涩涩的甘甜,让早春的阳光撒进汤里,让早春的晨露渗进汤里,然后,把这五彩缤纷的一碗车前草汤端给锄地的男人,那又该是多么含蓄和温暖的过程。
        我蹲在城市边缘的一个乡村菜地里,看完车前草后,我顺手扯起它,想带它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把扯在手里的一束车前草,一次又一次地把它放在我的鼻尖下,平静地享受着那种气息
        我静静地享受着爷爷讲述的那个故事。知道车前草吗?那是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将士们患上“血尿病”,倒的倒,死的死。惟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边的无名小草,而幸免遇难。细心的车夫发现后,便挣扎着从车道旁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腹泻竟然好了。他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全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为了纪念那种野草,就叫车前草。爷爷还说:人不分贵贱,草不分贵贱。车前草与百草有着一样的气息
        在爷爷的精神世界里,车前草是一种圣草。
       每个夏天,他总要积攒着几麻袋干车前草。也不见他拿到街上去卖,就那么攒着。在缺草的冬天,爷爷就解开麻袋,在干车前草上撒些盐水,作为黄牛的饲料。一把干车前草,代替粮食喂养了牲畜的胃。每次爷爷到地里,看见车前草,他都会多望上几眼,甚至俯下身子拔一株放在手上,抚摸一阵子。有时,他会扯了车前草的叶子,放在嘴里咀嚼。脆亮的咀嚼,一股清香亮闪在那个乡村的早晨或者黄昏。哦,爷爷,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动作,就像一个幸福的人,闪烁着温暖质朴的品质,心怀感恩,平静如水。
        也许我平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记住这些车前草,记住这些给我恢复体力的青草。我能活在这种记忆里,在某个早晨或者黄昏,回想一下车前草的气息,也许生命中难解的问题,会在那个早晨或者黄昏化作一掬微笑、一阵微风、一声鸟鸣或一款月光,也许这就是我一生的幸事了。
       [注释]①芣苢(fúyǐ):车前草。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承栽;桥梁的重量,靠桥墩顶托;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下达土中或石层。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他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他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节选自《彼此的抵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删改)

      【注】茅以升(1896﹣1989),著名科学家。本文写于1979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工匠精神”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考工记》成书于战国初期,书中将社会组成概略分为六种: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与妇功,所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在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将卓越的能工巧匠视作具有“济世”之能的“圣人”。他们能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它对“工”的见解非常卓越。所谓“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是对不断创新,提高工效,保持优良传统工艺的歌颂。

    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被中国的工匠们视作毕生的追求。除了庖丁,《庄子》里还塑造了大批匠人巧者的形象,《达生》篇里的承蜩(tiáo)者,“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粘蝉若拾;梓庆“削木为鐻(jù,古代的一种乐器),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道法自然,合于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

材料二:

    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对中国传统工匠给予这样的描述:“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

    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材料三:

    《大国工匠》是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的八集系列节目。这系列节目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高凤林,“发动机焊接第一人”,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周东红,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孟剑锋,百万次的精雕细琢,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

    张冬伟,焊接质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观上的完美无缺。

    宁允展,高铁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顾秋亮,全中国能实现精密度达到“丝”级的只有他一个。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2016年3月29日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链接材料】一个偶然的机会,吴京接触到电影,开始了他20几年坚决不用替身的表演生涯。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就是因为有梦想的支撑,所以在他开始筹备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时,他甚至特意到解放军部队中训练近两年,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实战学习。据吴京回忆说,他经历过子弹从耳边飞过,坦克从身上开过,连腐烂恶臭的泥水他也喝过。从武装泅渡、潜水、跳伞,到射击、格斗……吴京学习到了各种军事技能,还获得了潜水33米的纪录和国际三星潜水员证书,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学习操作直升飞机。

吴京七年磨一剑,身体已多处受伤,在拍摄《战狼2》时,旧伤添新伤,仍然毫不松懈的继续接下来的工作:26次跳水,水下13小时拍摄,受伤76次,没用1次替身;吃泡面、啃馒头、席地而卧;卖房+全部身家8000万投入。2017年10月26日《战狼2》以56.81亿人民币收官,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中国票房榜第1名。这部成为中国最高票房电影的作品,以近乎免费赠予的方式植入了数款国产产品,涵盖如出口军火(坦克)、自卸式卡车、越野汽车、茅台飞天(一款酱香型白酒)、三防手机等。吴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茅台和北京吉普,都不是植入的广告,我就是想宣传下国货,让世界见识到真正的中国制造”。

    在《流浪地球》上映前的一次发布会上,吴京谈到了自己带资进组一事。吴京表示为了我们伟大的科幻事业,客串吧!客串到最后,吴京作为投资人特别出演了该电影。面对记者的采访,吴京霸气回应:“像这种科幻电影,如果我们不拍,就没人拍了。有人说,吴京你不怕拍坏了把你毁了吗?我说我不怕,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颗糖,一世暖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chuò(    )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阅读

小贝“撕书症”治愈记   
丹  枫

①儿子贝贝从一岁起就很喜欢书,准确地说,是喜欢撕书,而且专挑漂亮的书、崭新的书下手。

②记得他刚学说话那会儿,我特意去买了几本小小的卡片书。贝贝一见就两眼放光,像饿了两顿后看到奶瓶一样,迫不及待地抢走了我手中的书。我正暗喜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突然间,他收回眼神,那乌溜溜的黑眼珠瞬移向一侧,狭长的双眼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嘴角偷偷上扬。我心里一惊:不好! 贝贝肯定又要使什么坏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见他的小手停在卡片书的一角,食指来回磨蹭着,接着“哗”的一声,书的第一页表皮就给揭下来了,留下了一块白纸板,还有我惨白的脸……贝贝兴奋得涨红了脸,“咯咯”地笑起来。

③接下来几天,他最钟情于撕书的游戏。每一本新书,无论我如何保护,或轻言细语,或横眉冷对甚至不惜动武,结局总是难逃他辣手撕书的命运,读着读着就被他用闪电手撕裂了,扯掉了,更或是一边慢慢撕一边享受般地坏笑着。总之书是越读越薄,越读越让我心酸。

④贝贝两岁生日时,贝贝的姑姑买了一整套精美的图书做礼物。他果然很高兴,每到天黑就说:“妈妈,看书。”贝贝最喜欢的一本书叫《花婆婆》,每晚必召,书里面的大海、帆船、鲁冰花,每样都让贝贝欣喜不已。我虽然已竭尽全力守护着它,却仍然让贝贝伺机撕坏了好几页。

⑤一天,贝贝要撕掉《花婆婆》的坏心眼儿时时出现,累了一天的我猛地失去了所有耐心。“贝贝! 你这么喜欢撕书是吧,妈妈帮你撕!”我带着脾气,当着他的面,把书都撕成了碎片,贝贝以为我在陪他开心,天真无邪地哈哈大笑。收拾这一地碎片时,那简直就在收拾我碎了满地的心! 可我又不甘心,悄悄地把这些碎片收起来,想等到哪天时机成熟,再带着贝贝把它们像拼图一样拼起来,让小家伙体验一把失而复得的快乐。我把它们放在塑料袋里,收进了书房。

⑥贝贝果然开始想念他的《花婆婆》了,天一黑就传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花婆婆》已经被撕掉了,再也没有了,大海和鲁冰花都被撕掉了,再也没有了。”贝贝迷茫着,学着我的话:“撕掉了,没有了。”说完摆出了难得一见的郁郁寡欢的样子。我窃喜。贝贝爸建议:既然孩子喜欢这本书,那再买一本吧! 我没同意,坚持“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其实心里还想着有时间就和贝贝玩“拼图”游戏,我甚至想到《花婆婆》神奇回归后,贝贝对妈妈又敬又爱的可爱神情。

⑦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时机成熟,就去找那包“拼图”,可找来找去就是没有。贝贝的外婆见我着了慌,就来问我找什么,告诉我昨天整理书房时好像丢了这样一个塑料袋。这下,轮到我郁郁寡欢了。本想让贝贝有个教训,让他亲眼见到最心爱的东西被破坏,以后才懂得珍惜,还可以用“拼图”来证明妈妈的爱,现在却是让我自己也失落了。

⑧好在贝贝似乎真长了教训,每当他坏笑时,我就提起《花婆婆》,他那狡黠的眼神便黯淡了。“撕书症”算是治愈了。对于那包让我遗憾的碎片,我终于也释然了。

是的 ,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