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已而/夕阳在山 B .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 今齐地/方千里 D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答案】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醉翁之不在酒(情谊) B . 佳木而繁阴(茂盛) C . 醒能述文者(介词,用) D . 其境过清(介词,因为)
    【答案】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B . 选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 . 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 . 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答案】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案】
    (5)“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12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 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乙]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丛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廊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 , 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谪:贬官降职。③家:安家。④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⑤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⑥可怜:可爱。⑦刺泼:鱼击水声。⑧毋乃:莫非;岂非,表推测语气。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