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出一个书香中国

李泓冰

    当网络横行全球,当微博华丽登场,阅读与写作的碎片化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不过,若是在这个盛夏光顾上海书展,看到那些酷暑中排长队购买入场券的读者,且大部分是年轻的面庞,不但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可以稍缓,也颇能体味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这几天的上海,是最为全国读者、出版社、作家瞩目的地方。书展的成功,也向我们发出疑问:读书人的节日,能否可持续发展?阅读能否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相约,更成为润物无声的日常习惯?

    比如,可否让传统的书店不那么急吼吼地退出历史舞台?尽管网上购书已成常态,但读者仍然需要阅读的氛围。在网络时代,如果还固守着当年新华书店的站柜卖书方式,书店的没落可想而知。而上海书展每天数十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话、签售,网上信息的充分发布,全场提供免费Wi-Fi,读者呼朋引类相约而来,既是阅读与购书的场所,也有了解作家、见识明星的机缘,还可以拿到小纪念品,或者只是一场以书为媒的社交、约会……正像上海书展的主题“我爱读书,我爱生活”-——读书,本来就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2011年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8本,而韩国人读11本、法国人20本、以色列人64本……

    重视教育的中国家庭,原来竟鲜有读书人么?除了教科书,我们的下一代真的没了阅读习惯么?

    试想,倘若官员忙于应酬惰于读书,我们只能坐视各处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层出不穷,更无法指望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倘若学生深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机勃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欲望与能力,更可能耽于本能冲动而拙于理性表达;倘若我们的社会弥漫着追逐物质、不屑读书的风气,更会与书籍带来的“高贵、力量、优雅和美”绝缘,挡住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开卷与否,兹事体大!

    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有出了家门抬眼就能看到的社区图书馆,有在地铁站台相约时可以兜兜转转的人文书店,有班级里的图书角、学校里的阅览室,也有像年复一年的上海书展那样,成为这座城市读书人的节日,公众就有机缘体会对阅读的如饥似渴,体验思考的尊严,享受与智者对话的快乐。这也让我们温暖:未必是“大雅久不作”,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有可能成为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无书使人俗,没有书香的城市更会显得伧俗无礼。一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也散发了令人欣慰的讯息:书事可为,阅读可期,民气可用,它作为公共服务的一种,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书香中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营造阅读的氛围,使作者与读者互动、对话、签售等,让读书成为人们社交、约会的桥梁,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B、让官员从应酬中解放出来,抽出时间好好读书,杜绝焚琴煮鹤、荼毒人文的事件发生,以增强社会管理的规则意识。 C、让学生跳出题海,拒绝应试,通过好好读书来增强创新的欲望与能力,远离本能的冲动,扎实地提高理性表达能力。 D、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的氛围充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充满文化内涵,进而高雅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横行全球,微博华丽登场,使阅读与写作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上海书展让人们在关于纸质书末日的哀叹中看到了希望。 B、我国公民的阅读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阅读图书只有4.35本,上海领先全国,人均也只有8本。 C、作者希望读书人的节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阅读能够成为一种习惯,并且能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D、文章通过论述官员、学生不读书,社会没有读书风气的后果,指明了不读书的危害,从反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它有可能使阅读与写作出现碎片化现象,但传统的阅读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B、在网络时代,读书仍然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读书能够使人变得高贵、聪明,意义十分重大。 C、公众并没有遗弃阅读,城市依然是爱书人的“书房”,很多现实疑团依然可能在阅读中丝丝缕缕地厘清。 D、这场书展透露了一座城市优雅的文化特征,但是在激励阅读、弥散书香方面,还有很多沉睡的领域有待开拓。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何谓“道统”与“治统”?简单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后者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

    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天下所极重”。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其“新”是极其有限的。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新治统”,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道统”与“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道统”与“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遍尝艰辛的却很少。譬如,日本在19世纪中叶与中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道统”与“治统”。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己”。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近代I历史上,早期改良派人物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此后的“中体西用”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力,不如说是对“道统”与“治统”的竭力维护。再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与“治统”,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中国北方的整片土地无法割裂,中国的发展,是从边陲整合于核心,并不呈现欧洲区域内的地区性差别。

    商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包括文字系统、组织力量和工艺水平,都足够使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对各地地方性的文化发挥出相当程度的同化力量。周代的封建制度, 基本上是以贵族间的婚姻和合作,借着祖先崇拜和“天命”的观念,编织出的一个统治 阶层的庞大网络。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了数百年,终于形成了周代中国上层文化同构性。 所谓“天下”,并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只是不同封国城邑的居民,却还是认同于同 一个文化大系统。

    相对而言,虽然希腊霸权已经不在了,欧洲的泛希腊文化,也凌驾于各地的城市, 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同构性。不过,泛希腊文化的天下,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而瓦解, 并没有机会继续加强一个大地区的政治统一。而中国虽然有过春秋战国的列国形态,但 由于中国文化同构性,中国自然而然会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帝国。

    西周的封建网络,经过春秋战国,逐渐转变成列国体制。到了战国时代,那一个个 国家本身的组织形态,已经非常接近欧洲近代史上的主权国家。中国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和欧洲类似形态的出现,有将近两千年的落差。中国列国体制,最后终于发展为秦汉帝 国。我们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虽然列国纷争,却隐隐中有一个“天下定于一”的观 念,标志着中国地区会走向大一统的天下国家的发展方向。

    相对而言,欧洲也有过罗马时代的统一。不过,罗马帝国容许各地区的个别文化特色,它只是用武力凌驾各地的霸主。欧洲真正的文化统一,还有待于基督教成立的公教 秩序出现。这一个公教秩序,使教权代替了帝国的皇权,也因此保存了欧洲族群林立的封建制度。因此,在宗教改革以后,公教秩序崩溃,那些封君才得以发展出他们的主权国家。

    欧洲内部长期的族群林立,却保留了欧洲文化的多样性。不至于像中国一样,形成 一个过度同构的单一文化。中国的模式,可能相对减轻了内部的冲突,老百姓一般会有比较长期的和平日子。但是,同构性过高的社会,缺少许多可能的选择,面临变局时, 缺乏弹性的调节。欧洲内部的多姿多彩,使得欧洲的历史发展出“隔舱”的保护功能。在有内外挑战的时候,各种异质性的特色,使他们可以从许多选项中找出恰当的适应方

(选自许悼云《中西文明的对照》,个别字词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与文化确实是中国现实的一个短板,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短板之一。我们一直有敬畏老天的传统。问题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知、不可控的神秘力量一步步减少,那么靠“老天”管理世道人心的机制还灵不灵?替代性的机制又如何建立?

    除了“老天”,以前管理道德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先人。先人,或说祖宗,就是一个中国化的上帝。祖宗意味着名誉和尊严,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公共监视和家族压力,多少能约束人的一些行为。现在,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祖宗这个制衡角色正在弱化、淡化、虚化。这也是我们需要有所准备的一个历史过程。

    当然,对于道德管理来说,历史性变化也不全是负面的。以前的乡村人情有很强的经济功能,“人情是把锯,你一来我一去”,隐含着一种先存后取的互助机制和期权关系。经济不仅仅是经济,也是道德和文化的关联条件。一个人脱贫了,小康了,他的人格就可能更独立一些,更阳光一些,至少不必因一笔学费而背上沉重债务,受制于某种人情关系网的枷锁。

    如果说历史的坐标是纵坐标,那么世界的坐标就是横坐标。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都有巨大的贫民窟。因为土地私有化,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失地的农民无路可走,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而虚弱的城市和工业又吸纳不了他们,于是只能把他们排拒在城外,成了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这些孤岛型城市的海洋。

    不少经济学家说,如果容许土地自由买卖,农民立刻可以通过卖地获得可观的原始资本,就可以自主创业,进城做生意等,促进现代化和城市化。但海南不少发了土地财的郊区农民,很快就挥霍一空,重新成了需要社会救助的穷光蛋。所谓人们都是“理性人”的启蒙主义假设,以为人人都是天然的理财能手、都能“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大半是想当然,具有极大风险。只有从实际出发,我们才可能知道,为什么家庭承包责任制尽管不是一个最好的制度,却是社会巨大的稳定器,是给一大半老百姓社会保障托底。为广大农民工留一条谋生的后路,这种安排也为工业经济应对波动周期,提供了充裕的回旋余地和抗压能力,形成另类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事实上,日本、韩国等东亚社会,也都是警惕土地兼并风险的。大体上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乡村建设、农业发展相对成功,日本、韩国的有关经验值得借鉴,比欧美经验更重要。欧美基本上都城市化了,因为它们碰上历史机遇,抢上了工业化的早班车,已把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当成它们的“农村”,自己当好“城里人”就行了。欧洲多是“雨热不同季”,土地好,气候不好,即气候不大宜农,因此历史上从未有过东亚这样深厚的农耕传统。这样,它们的经验离我们太远,参考价值不大,更不可作为发展范本。

(摘编自韩少功《观察中国乡村的两个坐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摩天轮:俯瞰美景的发明

林会

    摩天轮是一种大型转轮状的机械建筑设施,挂在轮边缘的是供乘客搭乘的座舱,乘客坐在摩天轮里慢慢地往上转,可以从高处俯瞰四周景色,既惊险又刺激,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在摩天轮的发展历史上,伦敦的“伦敦眼”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建于1999年,总高度为135米,共有32个座舱,每个座舱可载客25名,旋转一周需要30分钟。

    “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原本是为了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最初只获准运作5年。没想到,摩天轮建成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伦敦市的地标,这座用7500万英镑打造的临时性建筑因此被保留下来。

    其实,对“伦敦眼”而言,高度并不是它最值得称赞的部分。这个重1600多吨的庞然大物,是在浮于河面的一个平台上建造的,两个从陆地延伸过来的支架承担了它大部分的重量,另外加上六条巨型钢索防止其倒塌。直到接近完工阶段,负责建造的工程师才透露,他们在设计时比预先估计多尝试了几百万次的运算,超过世界上任何较大和复杂的建筑,以确保其安全性。

有人统计过,“伦敦眼”的吸金能力居全英国付费景点之首。在它不停旋转的过程中,平均每天都有超过1.5万名游客,愿意每人支付26英镑在135米高空一睹伦敦风采,为该市旅游业赚进了天文数字的利润,这也是它“由临转正”的一大重要原因。

    “伦敦眼”刷新当时的世界巨型摩天轮纪录,此后也“点燃”了这股热潮。后来,摩天轮的数量和高度几乎每年都被刷新。从世界级大都市到普通二线小城,不论城市体量,“第一高”之争从未降温。当然,有的是凭“净高”,也有的是借助山顶、塔顶等“外援”而成为“最高”。如广州新电视塔塔顶摩天轮,高达455米;俄罗斯莫斯科麻雀山摩天轮高170米。与它们不同的是,中东富庶城市迪拜继建造了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后,2013年宣布将建全球最大、最高的摩天轮“迪拜眼”,约210米。

    现在全球到底有多少座摩天轮,大概没人能说得准。那么,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建轮”呢?

    显然,摩天轮的可复制性比摩天大厦容易多了。有人算过一笔账,选择摩天轮做地标是一个价廉物美的选择——造价大多为几千万美元,正常用时一般在一到两年。但如果要建造一栋摩天大厦,动辄就要几亿美元,而且三五年甚至更长的开发时间都是小意思。

另外,摩天轮能依靠游客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后期运营不复杂,而且源源不断的游客意味着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这是摩天轮经济最大的吸引力之一。2014年,华盛顿景区国家港口附近的“首都之轮”诞生。这座摩天轮总投资1500万美元,55米高,视野可达港口全景、亚历山大旧城、华盛顿纪念碑等。人们对“首都之轮”的热情超出了预期,据说在开门迎客的首周就有2.5万的游客量。

    此外,不知什么时候,摩天轮开始同浪漫等词语挂钩,是很多情侣求婚的胜地。年轻人选择在它缓慢旋转到最高点时向心爱的人表白,像“伦敦眼”就专门设置一些私人观景包厢,备有香槟和巧克力等,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南半球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墨尔本之星”上,还推出过新奇的“天际婚礼”,新人们可以在豪华摩天轮包厢里举办难忘的婚礼。

(节选自2018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蒙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共卫生一词产生于现代,但是其主要内涵,比如对传染病的预防和医治,对日常医疗卫生的管理等却古已有之。儒家本以百姓日用人伦为主要关注对象,公共卫生既然与百姓福祉直接相关,当然不能掉以轻心。儒倡仁心,医重仁术,公共卫生便是仁心、仁术的结合点。一生服膺儒学且重视医学的苏东坡便是如此,他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堪称中国历史上的范例。

苏东坡一生勤政爱民,凡是与百姓福祉有关的事情,他都会全力以赴。他在密州任知州时看到一个惨不忍睹的情景:因为灾年,百姓把初生的婴儿丢弃在城外。东坡盘查官仓后发现尚有积余的救灾粮,便把这些粮食另储一仓,专门用来收养弃婴。还下令说,凡是愿意收养一个弃婴的人家,每月发给六斗粮食。于是百姓争着领养,那些可怜的弃婴存活了下来。东坡关心民瘼的行为,往往带有公共卫生的意味。比如他任徐州知州时曾上书请求拨出专款,来雇用专门医治囚犯的医生,让狱中的病人也能得到救治。贬至惠州后,知州詹范组织人力掩埋暴露野外的枯骨,造为义冢,东坡不但襄助其事,而且亲撰祭文,来祭奠那些孤苦无依的孤魂野鬼,此举除了尊重生命以外,其实也有阻止疫病流行的作用。

1089年,东坡赴杭州担任知州。刚到任便面临先涝后旱的天灾。由于东坡指挥有方,虽然这次灾情极其严重,但杭州百姓最终得以平安度过,全州无人饿死。可祸不单行,饥荒之后往往有疾疫流行。1090年春季,杭州出现了流行性疾病。在没有任何公共医疗设施的前提下,人们只能坐以待毙,满城人心惶惶。东坡忧心如焚,急忙召募医生和懂得医术的僧人,由官吏带领着一个街坊一个街坊地走遍全城向百姓施舍药剂。东坡还捐出秘方“圣散子”,自费采购了大量药材,命人在街头支起大锅,煎熬了大量的“圣散子”汤剂,让过往行人每人服用一大盏,治愈病人无数。一场可怕的瘟疫终于得以遏止。但东坡考虑到杭州是个四通八达的大都会,人来人往,特别容易传播疾病,于是决意创立一所常设的医院。他拨出公家积余的钱款二千贯,又损献出自己积蓄的五十两黄金,在众安桥建立了一所病坊,取名“安乐坊”。他延请懂得医道的僧人坐堂治病,并在每年春天熬制“圣散子”免费发放给百姓,以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对于医术高明、三年之内治愈病人达千人以上的僧人,即由官府奏请朝廷赐给紫衣以示奖励。同时他还下令每年从地方税收中拨出一些经费来维持病坊的日常运营,从此安乐坊就成了杭州的常设性官办医院。后来这所病坊搬迁到西湖边上,改名为“安济坊”,直到东坡去世时还在正常地运营。“安乐坊”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面向公众的官办医院。

与一切百姓福祉一样,公共卫生也是一项繁复困难的综合工程,往往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事者稍有不慎,便会惹来责难甚至祸殃,那些心胸狭隘、患得患失的人是无法胜任的。东坡在地方官任上曾多次因为民请命而得罪朝中的权要,但他始终无怨无悔。更加可贵的是,在东坡遭到贬谪时,他已经处于自顾不暇的窘境,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朝中政敌的疑忌,却依然毫不迟疑地为当地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南宋人费衮历数东坡在惠州参与的各项公共事务后赞扬说:“凡此等事,多涉官政,亦易指以为恩怨。而坡奋然行之不疑,其勇于为义如此!谪居尚尔,则立朝之际,其可以死生祸福动之哉!”的确,东坡对儒家仁爱精神的贯彻发扬,真可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者必勇,真正服膺仁爱思想的人必然会奋不顾身地付诸实践,东坡就是以这种精神从事当时的公共卫生,他堪称中国古代公共卫生事业的伟大先驱者。

(摘编自莫砺锋《苏东坡与公共卫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