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2015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历史试卷
60年前,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见下图),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请回答:⑴材料一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⑵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⑶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材料一: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冲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重阻挠,积极主动结交亚非拉朋友,努力发展多边、双边外交。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新世纪21世纪后,为了适应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组织蓬勃兴起的世界形势,中国积极发展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外交取得新突破,进一步赢得了平等、对等的国际外交地位。(注:“双边外交”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与合作,“多边外交”是三个及以上国家之间的谈判与合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