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历史

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四: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华时政》2012年11月30日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

(3)、“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作为突出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邓小平曾说过:“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下图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填写代号)

(5)、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了怎样的重大政治决定?

(6)、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四:1978﹣2013年海峡两岸贸易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金额

(亿美元)

0.5

2.5

27.2

144.0

205.0

583.6

1292.2

1972.8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材料五: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联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