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梅州卷)历史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2)、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举一反三

以中国留学生为切入点的综合探究题

【困局求变】

材料一

人物

经历

詹天佑

留学回国后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魏瀚

曾任福州船政局总工程师

叶祖珪、萨镇冰

清末民初历届海军司令

严复

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著作

——张海鹏 翟金懿 著《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留学生群体的历史贡献。

【赤子心声】

材料二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5月,与刘少奇等人相约从上海坐船去苏维埃俄国留学,但任弼时的父亲想要他留在上海。出发之前,任弼时为了说服父亲,他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

——张丁 著《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2)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任弼时写给父亲家书里阐述留学苏俄的理由。

【破浪归航】

材料三   1950年1月,新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出号召,希望留学生能火速回国建设祖国。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移民局却下达“禁止中国学生出境之命令”。……1955年,经中国政府努力,历经千辛万苦,钱学森等留学生在周恩来的帮助下终于回到祖国。

——左玲《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

(3)对于中国留美学生回国问题,中美态度有何不同?结合国内、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

【时代浪潮】

材料四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综合上述探究过程,谈谈你对材料四中图表反映现象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