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11
材料一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材料一:1950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他们在最初一两个月进行干涉,那将具有决定意义。我们不再畏畏缩缩。中国在满洲的兵力有30万。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万~12.5万人,只有5万~6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还断言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赢定了”。
材料二: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请完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