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怀仁市一中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

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间和金钱。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不过,交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否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1)、下列关于“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区只存在于网络上,群体成员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往。 B、网络社区属于一种自发组织的群体,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 C、网络社区也有其社区的基本规则,而且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反规则的人也必须追究责任。 D、网络社区虽然为虚拟社区,但是成员通过交往也会产生对社区的依恋,各成员自然就会走出网络真正交往起来。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网络社区,甚至可以同时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B、时间和金钱都是在社区中要投入的东西,交钱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付出时间,体现你对社区的精心照顾和培育。 C、网络社区必须要解决其成员的身份认证问题,否则网络社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D、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需要群体成员用相互信任去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组织,其群体成员间不存在非常强的纽带,将不可避免具有暂时性和善变性的特点。 B、现在的网络社区还不是真正的网络社区,因为它欠缺一个真正社区所需要的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 C、社区的基本价值是成员间要相互信任,因此,网络社区除了需要建立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成员间的彼此信任。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动漫缺什么?

    中国动画在历史上有过颇具特色的创作,比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作品,在一代人的生命记忆中长久存在。但是,这些今天被定位为艺术片的片子,都没有被现代的商业运作包装过,完全没有后续的延伸开发,看完之后觉得很好,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我们的动漫,在形成产业链和市场方面缺少很好的机制。

    史努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机器猫,仅这5个可爱的“舶来”卡通,每年就从中国市场赚走6亿元,尚未成熟的产业链,导致中国动温市场80%以上的盈利流向了日美等国。动漫要发展,它的原创能力和产业深度开发之间,要形成互相推动、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这方面,迪斯尼的成功商业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在这个动画王国的产业链里,有动画片的创作,还有版权代理、图书音像、玩具、服装乃至休闲旅游等延伸产业。迪斯尼的动画明星们,吸引了众多旅游走进迪斯尼乐园;而一个迪斯尼乐园,又造就了众多需要看迪斯尼动画片的观众,反过来刺激了迪斯尼动画片的创作。业内人士注意到,许多国外动画片以相当低的价格向电视台出售播出版权,有些甚至是免费提供。他们算的正是后续衍生产品开发的“大账”,看重的是动画片观众的购买力。国产原创动画,只有不停留在播放这一环节,着力形成产业链,才可能做大做强。

    据介绍,我国第一批动漫专业的本科生今年7月才能毕业,现在大部分从事动漫事业的人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过来的,从动漫“发烧友”成长起来的,中国动漫产业缺人才,尤其是创造型人才。像这样的整体状况,这样的素质,要发展中国的动漫很困难。如果没有创造型的人才,这个产业只能是祖放型的产业。

    有专家形象地说,动漫艺术是一条河,人文与技术是这条河的两道护堤。我们要在人文关怀中关注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发展中深化人文关怀。动漫的背后有着很厚重的人文内涵,只有处理好人文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动漫这条河才会充满活力。

    动漫是基于技术文明的产物,现代科技催生了动漫之“动”,而这种新兴的技术文化仍然要承载人文关怀。表面看,动漫空间只是一个文化的产业空间,但是,现代的人性在这里得到孕育,并悄然成形。动漫空间里,有人文与技术的生态关系的综合呈现。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虽然计算机、摄影摄像等技术可以超越国度,但是,哪怕我们拿着同样的相机,但由于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拍出来的东西也可能不一样。同样的花木兰,美国人作了美国式的翻版和改造,如果是中国人处理,相信从造型、音乐,到对人性的理解等都会不一样。这背后,就是人文精神在闪耀。

《人民日报》(2005.6.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愚昧的权利

田松

①在科学传播理论中有一个“欠缺模型”,大意是说,公众对某项科学活动不支持是因为公众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一旦公众了解了专业细节,熟悉了这门科学及其技术的运作过程,就会相信专家的判断。这种科普活动叫做“公众理解科学”——其实少了一个“让”字。“挺转”科学家也有这个想法,在他们看来,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担忧、怀疑、不信任,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恐慌,那就是愚昧!所以需要由他们来科普,来启蒙。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普活动不是中性的而是有立场的。刘华杰教授最早发现了这一点,并指出,“公众理解科学”的立场是科学共同体,目标受益者首先是科学共同体,而非公众。

②不过,遗憾的是,“欠缺模型”本身是有欠缺的,科学家让公众理解了科学之后,公众并没有顺应他们的用意。德国科学传播学者汉斯·皮特斯研究公众对相关科学细节的了解程度与支持程度的关系,发现两者呈现了某种U型关系——即最强烈支持的与最强烈反对的,都是对科学细节了解最多的。在转基因的论辩中也是这样,“反转”人士并非如“挺转”人士所贬斥的那样都是科盲,其中有些甚至是生物学家。还有些人虽然不是生物学家,但并不认为转基因科学有多么难懂,多么了不起,常常在专业细节层面上与“挺转”方辩论。从科学细节的层面上加以反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求每一位“反转”人士都掌握科学细节,一来不可能,二来不必要。在转基因问题上,普通公众不需要了解科学细节,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转基因。那就是,坚持我们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这个权利与我的性别、信仰、考试成绩,都没有关系。——你要把愚昧的大帽子压给我,那我就戴上!

③科学知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我在《警惕科学家》中论证,科学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然后才是知识共同体,从来不是道德共同体。作为利益共同体,科学家倾向于生产对其有利的科学知识,也容易忽略、隐瞒甚至篡改对其不利的知识。由于信息不对等,如果科学家要用他生产的知识来愚弄公众,公众常常是难以分辨,难以反驳的。所以江晓原教授说,争论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完全是“挺转”方设下的一个陷阱,一个误区。

④愚昧的权利是权利的底线,如果不能坚持愚昧的权利,就会出现一种滑稽而可怕的景象:只有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才有权利,或者,权利与知识成正比,要拥有权利,就必须学习知识;也要承认,专业人士有最高的权利。如果不敢坚持愚昧的权利,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学习接受科普,才会有一点权利。事实上,这已经剥夺了部分人的权利。愚昧与文明,是一对意识形态概念。愚昧与否,要看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何种理论去衡量。科学只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唯一的方案。

(选自《读书》2015年第5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作品丰富、写手众多的繁盛局面。但是,网络文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着粗制滥造、缺之担当等一些问题。网络写作,需要从传统文学写作中汲取营养。

    首先,要提升担当精神。古人写文章,通常追求价值功能,而不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今天的网络空间,似乎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狂欢场所。网络写作的最初目的是自由宣泄情感,作者更看重写作过程中的惬意与畅神。换言之,网络文学卸下了功利主义的重担,回归到自由抒情、悦心快意的游戏写作本质。文学的价值功能,变为自娱和娱人。网络文学应主动担当。写作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境遇和真实心声。通过深入挖掘精神内涵,网络文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作品中,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责任。

    其次,要强化经典意识。传统文学写作,习惯精雕细琢。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精神,值得钦佩。司马迁所言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就是对作品经典性、永恒性的追求。网络写作追求快速生产,一般不会仔细推敲,而是匆匆写完就贴出。有鉴于此,网络写作需要借鉴传统写作中的经典意识,重建作者的权威性和个体风格,尽量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另外,要尊崇独创性原则。鲁迅说:“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在传统观念中,文学写作是一种灌注个性精神的创造性劳动,贵在独创性,排斥重复性。而网上资料的丰富性、搜索的便捷性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快速性,导致网络写作表现出互文性特征。网络写手,容易受到流行模式的影响,套用现成模式。网络作家,应当树立追求独创性的理想,开掘自身的独特体验,重视精神世界在文学中的表达。通过独创性写作,从同质化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流行趋势和套路中突围出来。

    最后,要涵养诗性精神。传统文学的艺术形象是间接的,隐藏在语言符号中,必须通过读者的联想、想象,才能在头脑里出现。语言艺术的诗性魅力,正是通过对间接的、想象的语言形象的经验还原、想象填充和韵味品,而得以实现的。网络文学写作则因多媒体表达的直观性和便捷性,不再追求“寄意于言外”的韵味,以及空灵曲远的诗意境界。网络写作,不应一味沉浸于文本的快感、故事的惊险刺激和语言的直白浅陋,而要主动向传统写作取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文字,塑造生动的形象、高远的意境,追求意义丰富、含蓄蕴藉、语言雅致的诗意表达效果。

(摘编自罗立桂《网络文学,应向传统文学借鉴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早非难题,“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应运而生。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中“学”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学”呢?

    至少在东汉之前,对“学”通行的解释是“觉”。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种以“导”为前提的“觉”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迩”,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

    对“学”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效”,有“效法”之义。“效”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效”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学”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膺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肯的见解。

    “学”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学”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学”,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皓首穷经之“学”,而是将“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学”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学”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学”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学”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时”字,历来有不同的阐发。

    宋代理学家谢良佐在解释“时”的意义时说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从学习做人之道的角度来说,谢氏的说法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存在于“百姓日用之间”,可以说“道不远人”。要想达到“无终食之间违仁”,就要时时刻刻谨记做人之道,正如曾子的“日三省吾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在“时”的规范下,内化成一种心性品质,自然可以达到“三月不违仁”,并进一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近代的程树德则指出“时”有三种蕴义:“凡学有三时:一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

    一就人身中为时者,即注意教育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埃里克森等都对其做了经典的研究。我国先哲的理念虽然没有准确的心理学实验支撑,他们的直觉经验使他们提出了教育的顺序性原则,注重抓住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期,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学记》中的“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就年中为时者,即根据一年中时令的不同调节学习内容。《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这种学习观反映了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特殊思维,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天地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外界自然变化能够引起人体内在情感变化。在这种“外象内感”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古人不但强调学习要把握年龄的时机,还要注意学习活动与外界环境的感应关系,把握季节时机。

    三就日中为时者,就是每一天的学习也要“适时”。上午大脑功能活跃,要安排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中午学生大脑活动减弱,人开始昏昏欲睡,要安排午休;科学证明傍晚最适合锻炼身体,要安排体育锻炼。

    (取材于陈祥龙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学”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仁”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

    “习”与“学”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学”或“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习”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习”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习”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行”孔子之“道”,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今天,为何要提“核心素养”》)

    材料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于全面发展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它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品质结构。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为“综合能力”,但都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公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材料三:

    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的指导体系,核心素养已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2006年12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摘自胡升平《核心素养·欧盟的观点》新浪博客)

    材料四:

    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但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只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转化为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能力时,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摘编自余文森《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