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11去年的树同步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1)、结合句子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老:A、陈旧的   B、年岁大  C、经历长,有经验     D、跟“嫩”相反

E、长久   F、经常,总是   G、极,很   H、加在称呼上

①又不是师您的。

是东一?头,西一棒槌的。

③革命干部是国家的财富。

④这是一座房子了。

⑤他远就和熟人打招呼。

(2)、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3)、读句子,回答问题。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闷闷不乐”?)

(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头,西一棒槌(chuí)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练习。

两个农夫

    秋收后,地里的农活都干完了,农民们把打下的粮食收存起来并备好饲料,他们知道,冬天一下雪,就什么活也干不成了。每年到这个季节总是物价上涨,尤其饲料价格涨一倍不止。

    一个老农这样盘算着(   )天冷了,这会儿耕牛不干活,光吃不干,饲料又这么贵,不如现在把牛卖了,还有,备好的饲料也能卖个好价钱。等严冬过去,春耕开始时再把牛买回来。

    另一个老农没有耕牛,但他也有自己的精心打算。他想(   )这会儿冬天没活干,耕牛都吃闲饭。现在买牛,价钱便宜一半,不如这会儿就把牛先买下来,要是等到春天,这个价可就买不着喽!

    两个老农都觉得自己的盘算很精明,于是,他俩成交了,买牛者为了养牛,还不得不把草料也都买下。

    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过了一段时间,在春天到来之前,买牛者的牛得了瘟病,他不得不把耕牛宰杀。卖牛者自认聪明得很,觉得牛卖的是时候,不然,像这样瘟疫一来,全亏了。村民们也互相传告说,卖牛的真聪明,买牛的可真亏了。此时买牛者也自认倒霉,他想,我真糊涂,怎么能在冬天买牛。

    没过几天,卖牛者家里遭窃,不但钱财、粮食被抢劫一空,比遭瘟病更惨的是,这个老农连命都搭进去了。好端端的家庭破灭了,孤儿寡妇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村民们说,家里有现钱易遭灾啊!可怜的老农只想到卖牛的好处,他哪里能想到自己也会遭此大祸而一命呜呼!

    两个老农谁聪明,怎样才算聪明,至今村里还议论纷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