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之不易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辄拾以      ②焉得登枝而损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3)、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殷仲堪给予了我们哪些生活的启迪?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 , 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之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注】①卫巫:卫国的巫者。②弭谤:消除指责。③壅:堵塞。④宣:宣泄,引导。⑤原:宽广的平地。⑥隰:低湿的地方。⑦衍:高处肥沃的地方。⑧沃:低处肥沃的地方。⑨与:赞同。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