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分布的状态来类比物质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液态、固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路”上的热棒技术

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就要熔化,使路基硬度减弱,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而冬天温度降低,冻土层的水结冰,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鼓起来,冻土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严重危及铁路路基,火车极易脱轨.因此,为了使冻土层保持稳定,工程建设者们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项技术叫“热棒”。

在冻土区,路基两旁插有一排排碗口粗细、看上去像护栏的金属棒,如图甲所示,这就是“热棒”。它们的间隔为2m,高出路面2m,插入路基下5m。棒体是封闭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态的氨,外表顶端有散热片。图乙是热棒的工作原理图。我们知道,酒精比水更容易变成气体,而液态氨变成气体比酒精还要容易。当棒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态氮会吸热而变成气态氨,在管内压力差的作用下,蒸气上升至冷凝段,与较冷的冷凝器管壁接触,放出热量,再通过冷凝器的散热片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同时蒸气物质遇冷冷凝成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管壁回流到下方一端,再蒸发,如此循环往复。正是液态氨在“热棒”中默默无闻地工作,使它成了保持路基冻土的“冰箱”。

(1)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态氨会变成气态氨,气态氨跑到上方一端时会变成液体需要{#blank#}1{#/blank#} (选填“吸热”、“放热”);

(2)“热棒”能够保持路基冻土,是因为液态氨具有{#blank#}2{#/blank#}的特性;

A.沸点高                  B.沸点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3{#/blank#};

A.热棒工作时,氨从气态到液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的

B.散热片的作用是提高气态氨的吸热效果

C.热棒工作时,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D.冻土中的水结冰时体积要收缩

(4)热棒工作时,地面空气温度{#blank#}4{#/blank#}(低于/等于/高于)冻土的温度;

(5)热棒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blank#}5{#/blank#}(向上/向下)传输,反向不能传热。

阅读探究题

“页岩气”是指附存于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甲烷的含量为80%-99.9%,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用途广泛。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大,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开采技术。“页岩气”生产过程中一般无需排水,生产周期长,一般为30年-50年,勘探开发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工业经济价值。“页岩气”输送一般有三种:管道、采集液化运输和采集运输,后两种成本较高。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blank#}1{#/blank#};

(2)日常生活中常对天然气采用的{#blank#}2{#/blank#}方式液化成液态后储存在罐中、运输的罐车常连接一根铁链接地,这样可以将运输过程因摩擦起电而使罐体带上的正电中和掉,防止火灾发生。摩擦起电过程中罐体是{#blank#}3{#/blank#}(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中和过程中,其电流方向是{#blank#}4{#/blank#}(选填“罐体到大地”或“大地到罐体”);

(3)运输的罐车常装有半导体型甲烷测试仪,它具有气敏特性,当接触的甲烷气体浓度增加时,它的电阻值就降低。测试仪内部的核心部件是甲烷气体传感器,传感器将甲烷气体浓度的变化转换为其他量的变化,从而实现了运输中的即时监测。如图是测试仪的简化工作电路,为定值电阻。那么关于电压表的示数与甲烷气体浓度之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blank#}5{#/blank#}(选填字母序号)。

   

   

(4)若“页岩气”中甲烷占80%,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燃气灶完全燃烧“页岩气”,可将质量为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则该燃气灶加热水的效率为{#blank#}6{#/blank#}。(甲烷热值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