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表一 |
| 表二 | ||||
实验序号 | 质量(g) | 体积(mL) | 实验序号 | 质量(g) | 体积(mL) | |
1 | 27 | 10 | (1) | 60 | 10 | |
2 | 54 | 20 | (2) | 70 | 20 | |
3 | 81 |
| (3) | 80 | 30 |
实验序号 | 蜡块 | 干松木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他们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中蜡块或干松木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blank#}1{#/blank#}.
②分析表中蜡块和干松木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blank#}2{#/blank#}.
石块的质量m(g) | 石块的体积V(cm3) |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 | |
石块1 | 20.8 | 8 | 2.6 |
石块2 | 39.0 | 15 | 2.6 |
石块3 | 52.0 | 20 | 2.6 |
石块4 |
小华同学在测量第四组数据时,经历下面的一些情景,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3 | (m/V)/g•cm3 |
1 | 铝块1 | 54 | 20 | 2.7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3 | 松木1 | 108 | 216 | |
4 | 松木2 | 10 | 20 | 0.5 |
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物体 | m/g | V/cm3 | /(g/cm3) |
1 | 铝块1 | 54 | 20 | 2.7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3 | 松木1 | 108 | 216 | 0.5 |
4 | 松木2 | 10 | 20 | 0.5 |
①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blank#}1{#/blank#}的;
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blank#}2{#/blank#}的。
②由上述实验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blank#}3{#/blank#}(填“无关”或“有关”)。
③上述实验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图线{#blank#}4{#/blank#}反映了铝块实验情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