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梁漱溟则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更认可何种观点?请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对面的群山。”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这个世界的美丽与感动就像太阳一样,虽然有时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她存在着,永远把我们的道路照亮。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或套作;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工整。
19世纪70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世纪20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世纪80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作为一名正求学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②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④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苏辙
⑤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顾炎武
⑥志定而学乃益。——王夫之
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不断富强。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你读了上面六句名言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黑暗中的一盏灯,梦想是大海上的指南针----对于我们来说,梦想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心中有梦想,脚下才能有力量!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之外),不少于800字。
宋代及以前,梅以白色居多,诗人咏梅多赞其素净并不与时世推移,而苏轼却更喜红梅。他在《红梅三首》(其一)中有言:“怕愁贫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与被盛赞的白梅不同,红梅不绝对地抗拒时俗 它因害怕不合时宜、为自己染上了跟桃花、杏花一样的颜色;但也不彻底跟随时俗,而是保留了属于自己的姿态。在融入百花与保持自我姿态之间,红梅很好地找到了平衡,这应该正是苏轼喜欢它的缘故。
红梅的立身处世之道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当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品格。袁隆平等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景,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到闪耀着劳动之美的场景。劳动,让青年投入,充实,成长,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