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中招模拟试卷
实验次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 的高度/m | 绳端的 拉力/N | 绳端移动 的距离/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0 | 1.8 | 0.3 | |
2 | 6 | 0.10 | 2.5 | 0.3 | |
3 | 6 | 0.15 | 2.5 |
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 钩码提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4 | 0.1 | 2.0 | 0.3 |
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物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60.6 |
4 | 0.5 | 4 | 0.1 | 2 | 0.3 | ① |
5 | 1 | 4 | 0.1 | ② | 0.5 | 50 |
次 数 | 钩码重/N |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 机械效率 |
第1次 | 2 | 5 | 1 | 15 | 66.7% |
第2次 | 4 | 5 | 1.7 | 15 | \ |
第3次 | 6 | 5 | \ | 15 | 83.3% |
次数 | 物体的重力G/N | 提升的高度n/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2 | 0.1 | 1 | 0.3 | 66.7% |
2 | 3 | 0.1 | 1.4 | 0.3 | 71.4% |
3 | 4 | 0.1 | 1. 8 | 0.3 | |
4 | 4 | 0.2 | 1.8 | 0.6 | 74.1% |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blank#}1{#/blank#}(选填“匀速”或“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计算出第3组实验机械效率是{#blank#}2{#/blank#}(结果精确到0.1%);
(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blank#}3{#/blank#}(选填“越高”或“越低”或“不变”);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得,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blank#}4{#/blank#}(选填“有关”或“无关”)。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1 | 1.0 | 10 | 1.1 | 20 |
2 | 2.0 | 10 | 1.7 | 20 |
3 | 3.0 | 10 | 2.3 | 20 |
(1)实验时,用手竖直向上{#blank#}1{#/blank#}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一定小于{#blank#}2{#/blank#}N;
(3)第①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blank#}3{#/blank#}(保留一位小数);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blank#}4{#/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某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不是沿竖直向上拉,而是斜向上拉,其他条件不变,拉力将{#blank#}5{#/blank#},机械效率将{#blank#}6{#/blan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小明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 ,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blank#}7{#/blank#}(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