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jx】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5月联考试卷
材料
沈括(1031一1095),北宋政治家、科学家。34岁时,沈括赴汴京参加编校昭文馆书籍,后迁馆阁校勘。41岁时,沈括提举疏浚汴河,兼提举司天监,改良和创制天文仪器,编修新历。43岁时,其被任命为河北西路察访使,致力于兴修边防设施,加强边防。《宋史·艺文志》载沈括曾作《孟子解》,主要包括:推崇“君子之道”;阐发“以民为本”;强调“人性本善”;实践“穷理尽性”;善养“浩然之气”。《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其代表作《梦溪笔谈》以及《补笔谈》分为“乐律”“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药议”等节。李约瑟将《梦溪笔谈》分为584节加以分析,其中属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分别为377节、207节。
——摘编自乐爱国《北宋儒学背景下沈括的科学研究》
原因。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百分比 | 其他国家 | 百分比 |
公元1-400年 | 42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材料二:中外重大发明所占比重的发展趋势图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