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从先秦《周礼》的“荒政十二策”,到地宋的《教荒活民书》,再到清代的《荒政辑要》,中国古代在扶贫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贫困人口的认定方面,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产微力薄,家无担石,或户倾业废,孤寡老弱,鹊面鸠形,朝不谋夕者”定为极贫,将“田虽被突,盖藏未尽,或有微业可管,尚非急不及待者”定为次贫。在贫困人口的扶持方面,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在扶贫方式上,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占,补齐农材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扶贫经验对我们今天做好扶贫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