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期初检测试卷

如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
举一反三
走社会主乂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是儒家王道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者。即位之初,他就说:“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大国呢?”。他又说:“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他高度赞同《尚书》所说的“不结党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

——李学俊《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1903年12月,孙中山明确指岀自己“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905年,他说中国要吸收西方的“精华”,但决不成它糟粕的牺牲品。这样就能够使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届三中全会前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他明确提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摘编自田克勤《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材料一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

作者

著作

摘要

1939年

贝特兰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纪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年

林迈可

《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关注根据地税制

186年

班国瑞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研究新四军史

2003年

方德万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

米特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

穆盛博

《中国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年

托比·林肯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材料二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讨论,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