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人民民主专政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③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①“一五”期间构建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极大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③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④苏联的援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农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从此,中国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走上了欣欣向荣、独立发展之路,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遵循的情况下,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以及创造性1966年的十年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钢铁、机械、石油工业等都获得长足发展;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坚持长期不懈地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57—1966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近140万人。是1950---1956年的4.9倍。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但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至暗时刻”,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必然性
③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