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万物皆有分寸

黄小邪

古人讲,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何为分寸?该是知谦卑,懂进退,举止有度,言谈得体。为人处世最是不懂分寸易吃亏,譬如骄纵傲慢,自以为是,刻意表现自己,完全不给他人留下余地。

三国时期,曹军进退两难,有部下向曹操询问守夜指示,曹操脱口而出:鸡肋。士兵不明曹操深意。杨修则洋洋得意地讲:“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这是准备打道回府了啊。”曹操听后大怒,当即便以扰乱军心之罪斩杀了杨修。

细想,全军上下怎会无人懂得曹操的深意,只不过有人看穿不戳穿,而杨修则犯了大忌,不懂分寸,自作聪明,才导致英年早逝。

前不久,参加一场剧本研讨会,原也是思想交锋,互相勉励,可偏偏就有一位编剧很不懂分寸。某创作者无意间讲起自己失败的经历,该编剧便当众追问其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感想如何,甚至拿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人做对比,丝毫不为对方留情面。对方回避无果,一再陷入难堪,场面尴尬至极。据说,后来该编剧被资方解除了合作关系。理由是,与一个毫无分寸者共事,恐怕他的张扬跋扈会拖累团队;一个做事不懂分寸、毫无谦卑之心者,艺术境界恐怕也不会太高。

国人向来推崇中庸之道,凡事讲究适可而止。做饭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一过,饭菜易焦。作画讲究留白,画作太满,易生逼仄,空白太多,易陷空洞。做人讲究分寸,克制过度,显得失真,肆无忌惮,容易逾矩。如此,行事有度,便格外要紧。

身边常有那种自以为与朋友很熟而毫无分寸者,他们举止轻浮,习惯开过分的玩笑,深度挖掘他人的隐私,不留情面诘责对方,给他人带来了不便与伤害,还反问,我哪里错了?

显然,这是不懂适可而止、不越雷池的分寸感。

有人讲,分寸感是由内涵沉淀而成,是對自己或他人的合理认可,它常常使一个人的境界高下立见。

村上春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主办方请他选择发言的语种,他放弃了母语,选择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发言。记者问,会场有同声翻译,为何不用更自如的日语发言?他解释,自己作为一位作家,使用母语容易在丰富的辞藻中夸夸其谈、自我膨胀,给人以自大的感觉,而有悖本意。相反,使用英语自己能更诚恳,也更能克制自己。

村上春树用另一种方式将他的谦卑与分寸感,巧妙地传递给了读者。此是修养,也是境界。

作家贾平凹曾讲过一个故事:某朋友有口吃,说话很慢。有一次,路上遇到人问路,不巧的是,问路者也有口吃,朋友便一言不发地看着他。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朋友答,人家也有口吃,我要回答了,他会以为我在模仿、戏弄他。

对于如何说话,何时沉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分寸二字。

万物皆有分寸,分寸因人而异,最好你我做人恰如其分,行事恰到好处,进退有度,把握分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按要求填空。

引出中心论点——论证——对比论证“”观点——总结全文并提出希望

(3)、文章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亲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阅读刘根生的《当心“掉在两把椅子之间”》,完成小题。

    ①若干年前有位年轻人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问父亲:我今后是当教师还是按志趣和特长争取当歌唱家?其父说:我只能告诉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如果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会掉在两把椅子中间的地上。年轻人最终选择了唱歌,他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②贪婪者无成。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选定一把椅子”格外重要。该割舍时毅然割舍,集中精力放大优势,方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想同时坐两把椅子”,难免因左顾右盼和精力分散,使两件事都干不好。故而古人云: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③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得到每每心情愉悦,失去则苦痛。于是,凡物来皆不拒,什么都要照单全收。应当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求多得也无可厚非。但若不知限制,则可能连原本能抓住的也抓不住。“选定一把椅子”,以免“掉在两把椅子中间”,实际上也是学会限制自己,体现的是一种清醒和睿智。

    ④有位大学教授,在就任该校党委书记时说,任职期间不再申请和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这就是一种自我限制,为的是更好地履职尽责,守好权力边界。如果既恋官位又恋学术地位,则不难想见,拿到科研项目和经费更容易,还可能以行政权力谋取学术利益。如此,不仅污染学术领域,还会毁了自己的形象和前程。

    ⑤现在有些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私来谋”,官商勾肩搭背共谋不义之财,几乎是春风得意即失蹄者的共同轨迹。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官掌权就得如老子所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如果手中握着权,心里想着更高官位应等于更多财富,则不仅会坏了市场秩序和官场风气,自己迟早也会权财两空。

    ⑥与其计较价钱,不如想想价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还是价值啊!”一位老艺术家如是感慨。价钱是量化货币,价值则更多是审美、志趣、信念、理想、品质。一流人物令人敬仰,就在于其精神境界超越价钱而升华到了价值层面。艺术家以传播真善美为己任,科学家以追求真理为荣,人民公仆甘为人民作奉献,都奉行的是“价值至上”。确然,以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为准绳,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为“两把椅子”所累,在选定的那把“椅子”上发光发热。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一篇以生命为题目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很恢宏,也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很辉煌,也可能很平常。不因浮躁而在“两把椅子”面前犹豫,不因急功近利而被世俗所淹没,不因“价钱”而神魂颠倒,把“兴趣、擅长、价值与贡献”融合起来,方能做好生命这篇大文章。

(摘录自《读点经典》2017.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16文化热点看什么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个繁荣的时代,一个活力大爆发的时代……这里我们选取了与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展望2016中国文化。

    ——编者

(一)实体书店,会持续回暖吗

    在所有人都在为书店之死而惋惜和哀叹的时候,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这家曾经给实体书店沉重打击的网络书店宣布要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而首家书店已经开业。亚马逊的中国同行当当网也应声宣布未来要在全国开1000家实体书店。书店怎么又成了香饽饽?

    因为书店已经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了,实体书店正在变得时尚和复杂起来。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做APP……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线上线下的结合将更有利于网络书店巨头吸引客户、培育读者的忠诚度;遍及全国的书店体系将有利于整合资源,开辟新的销售通路……实体书店不是负担,而是财富。这样的观念正在改变投资者的态度。而且,政府对实体书店的大力扶持也会使这一趋势保持下去。2015年,天津市已经宣布未来3年,每年投入2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2016年,实体书店还将继续回暖,更多时尚温馨的书店将出现在读者身边。

(二)电视剧,会更年轻吗

    如果你对电视剧的理解还停留在仅在电视台播出的连续剧,那肯定是落伍了。随着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越来越强,电视剧中“小鲜肉”的魅力逐渐盖过了“大叔”,娱乐性盖过了严肃思考和说教。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2015年的热剧《瑯玡榜》、《花千骨》和《伪装者》。

    年轻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视剧市场的变化,电视剧从“中老年人专属娱乐”转向面对更多年轻观众,这意味着题材要更加多元化、内容要更有新鲜感、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要越来越强,同时也意味着仙侠玄幻题材受到更多追捧、叙事节奏更加紧凑、画面细节更加精致、演员“颜值”更加考究……

    显然,在这场电视台与互联网关于电视剧的博弈中,互联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们本身的机制更灵活、资本流动性更大、播出方式更多样、盈利模式更多元……互联网正在重塑文化产业,电视剧行业也不例外。2016年,除了“小鲜肉”,一定还有更多新鲜给你好看。

(三)老人跌倒,会有更多人相助吗

    老人跌倒扶不扶,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近些年竟然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不断在讨论,但就在一些人不敢扶、一些人远远观望、一些因此而产生的纠纷闹上法庭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向老人援之以手。在“中国好人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好人。2016年,眼见倒在地下的老人究竟扶不扶,是不是仍旧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扶的增多,还是观望的增多?

    尽管扶不扶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原因,老人跌倒不扶的事情也难保将来不会再次发生,但随着社会舆论对这类问题监督的成熟化,更随着各种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会是社会主流。在各级道德模范的评选中,在“中国好人榜”上,被表彰的见义勇为行为就包括扶助跌倒的老人;有的地方还发出《在公共场所主动扶助老年人的倡议书》,其中就明确提出对主动扶助跌倒老年人的市民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相信在今年,帮扶跌倒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多。

(选自2016年1月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情节

(英)福斯特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从人物可看出作品的特色,而从动作(人物的行为)才能感到悲或喜”。可以断定,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见解是不对的。

    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为什么不同意他上述见解的理由吧。“凡是人的悲或喜,”他还说,“都是以动作来表现的。”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的悲喜之情也蕴藏于内在活动之中,并不为外人所知。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小说家也不无同感。我们所说的内在活动,亦指那种没有外在迹象的活动。

    然而,我们也不必借此机会责难亚里士多德。他在写上面引用的那些话时,是仅就戏剧而言,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剧中人的悲喜之情只能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否则,观众就无法看懂。这正是小说与戏剧的重大区别。

    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小说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

    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

    首先谈谈智慧。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也许他还不明白,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楚,留待以后再说。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念,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干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要,没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

    现在再谈谈记忆吧。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这也许是作者所要显示的那种美感。假如作者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那就没什么美感可言了。尽管小说家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但如果他写不出具有关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

【注】①本文节选自《小说而而观》第五章。本书是作者在英围剑桥人学三一学院所作的讲演,被誉为“20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③福斯特:英国小说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