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j】黑龙江省哈六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国门洞开,随之而来的除了大炮巨舰还有外来的思想文化,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文字风靡一时,其传布之广泛实在是超迈前人的。在新思想突破旧思想的时候,新文体也突破了旧文体。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进行一次革命。《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这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

                                                                ——摘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的宗旨及实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国联对侵略行为制约不力的原因。
(5)、概括材料一中导致隋朝灭亡的隋炀帝的举措。
(6)、根据材料指出两位作者对隋炀帝的不同态度和原因,并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遵循的原则。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

——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