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一模)考试试卷

同治三年时有官员说:“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非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船舰之精也,一在机器材料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材料说明 (    )
A、列强敢于侵华的原因在于利器精兵 B、传统的“天朝上国”开始被打破 C、中国可以购买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D、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生产力进步,东西经贸交流频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一个半世纪前,李鸿章等人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描述晚清以来的中国,今天,中国与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亘古未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留美幼童后来回忆被招选时的情景,说:“当时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拜访各住户看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授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有的人申请了,可是后来当地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因此报名的人又撤销”。

——李书纬《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材料二  美国于1876年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展现和检阅他们强盛的国力,(材料一中的赴美)幼童也参观了这次世博会。在此期间,中国参展官员与幼童有一段对话:

问:以此会究有益否?

答:集大地之物,任人观览,增长见识;其新器善法,可仿而行之;又能联合各国友谊,益处甚大。

问:想家否?

答:想也无益,唯有一意攻书,回家终有日耳。

材料三  这些男孩都有君子之风,我们都以他们做我们的榜样,这是他们国家的荣誉。他们机警、好学、聪明、智慧,能克服外国语言困难,且能学业有成,吾人美国子弟是无法达成的。

——《纽约时报》

材料四  学生留美归国后的情况统计表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职业

人数(人)

国务总理

1

海军军官

14

铁路局长

3

经营商业

8

外交部部长

2

军医

铁路官员

5

政界

3

公使

2

税务官

1

铁路工程师

6

医生

3

外交官员

13

海关官员

2

冶矿技师

9

律师

1

海军元帅

2

教师

3

电报局官员

16

报界

2

合计

99

分别提取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的相关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推导相应结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