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

善待野生动物的前提是准确认识和深刻理解野生动物的天然禀性和各种“不得不然”的行为,也就是野生动物在自然规律作用下展现的各种特点和功能。

首先,客观地理解野生动物的本能需求和“向善”可能性。梅尧臣《猛虎行》写老虎“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而且代老虎言:“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这是肯定猛虎食用其他动物(包括人)是来自自然的本性和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上天赋予它的“权力”和无可改移的生物本性。这一理念在五代僧齐己《猛虎行》中早有论述:“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黄庭坚《观道二篇》言:“圣人用仁心,恻伤路傍儿。虎狼舐吻血,自哺胃与肌。同在天地间,六凿相识知。父母临万物,大道甚坦夷。百年修不善,一日许知非。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这里一方面肯定虎狼和圣人一样有自己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了虎狼有“改过迁善”的可能性。应该说,这里既包含着道家“齐万物”的思想意味,又承接儒家仁爱的思想主旨。

其次,肯定野生动物的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野生动物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可以辩证地理解,既表现出明显的负面价值,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正面功能。黎延瑞《听山中谈虎赋二章》讲到当时有个地方“千百群”的野猪祸害庄稼,以至于百姓“终岁举室空辛勤”,但“近日南山老虎至,野彘畏之俱远避。遂令一枕得安眠,犬豕时时亦遭噬。呜呼,犬不所噬能几何,野彘不去为害多”。也就是说,老虎来了之后虽然经常吃百姓的猪狗,但把成群结队的野猪赶跑了,这样庄稼保住了,百姓认为这是合算的。这里诗人肯定了猛虎“有功有过”“功大于过”的现实价值。部分野生动物还有较大的审美价值,因而得到诗人词人的欣赏和喜爱。范仲淹非常喜欢鹤的仪态和声音,写有“八变奇姿已过人”“独爱九皋嘹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的称赞诗句。欧阳修非常喜欢鸟类,其《啼鸟》言:“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野禽给诗人带来的愉悦跃然纸上。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是野生动物得到善待的重要原因。

最后,肯定野生动物有类似人类的知觉和情感。两宋人士拥有细致精微、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他们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动物,通过诗词细致地描写了野生动物的亲子之情、两性之情,等等。南宋林同写有《禽兽昆虫之孝十首》,展现的是动物的亲子之情,其中大部分是野生动物。李石《蜂蚁》写到一个小蜂被十个蚂蚁抬走:“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相视母子心,如被蛇豕虐。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这是作者亲眼观察到的动物活动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虫类的母子之情。南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说:“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说:“共斜入、红楼深处。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这二位婉约派词人显然是把双飞燕子描写成“腻在一起”的夫妻,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有趣传统。肯定野生动物的心理特性和类于、通于人类的情感,这为善待野生动物提供了情感前提。

(摘编自《宋代诗词中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能认识、理解动物的天性和各种“不得不然”的行动,就能做到善待动物。 B、梅尧臣《猛虎行》,“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指出了动物向善的可能性。 C、野生动物对人类的价值正负面均有,但宋代人认为,正负面价值不相上下。 D、两宋人士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动物,诗词中细腻地描写了动物类似人类的知觉和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理解野生动物自然本能、价值知觉和情感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B、文章引用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诗句意在证明部分野生动物有较大的审美价值。 C、文章论述宋代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的目的,无疑给现代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提示。 D、文章引用大量的宋代文人的诗词句子,既照应题目,也加强了自身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比较过去的历史,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宋代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B、“虎狼有悛心,还与圣人齐”,这其实是黄庭坚对虎狼等野生动物的善意的理解。 C、宋代士人肯定野生动物有现实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实是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的。 D、因为自觉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有趣的传统,吴文英、史达祖才“有趣”地描写燕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方位复兴之势。应该说,诸多文化复兴的现象代表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自觉,深值嘉许。中国传统文化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过去那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实应反省。

    不过,我们也应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并不单一,而是充满了各种异质元素。朱维铮先生就反复强调:中国并不存在一个“一贯的传统”。首先,不同时代留下的遗产并不一致,既经累积,又常常混杂;其次,即使在某一特定时代中,不同人群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也自有特质。因此,面对“复兴传统”的呼声,我们也不能不慎重思考:要“复兴”的是什么“传统”?

    据我的观察,近年最受欢迎的一本传统读物似乎是《弟子规》。这本出现于清代早期的童蒙读物在不少人那里已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诵读之声,凡有井水处,无不可闻。这本小册子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道理,不光是孩童,即使成人开卷,也可受益。

    但正如书名所示,《弟子规》不过就是一部“小学生守则”。这即使在传统蒙学读物中,也是简陋之作。更重要的是,其中教授的伦理皆是单向的。作者既立意对“弟子”讲话,自然多言服从,而不思考“父兄”何为。朱熹讨论师弟关系时曾提出所谓“彼此之辞”,即是不要求一方单独尽责,而以双方互相负责为条件;其中强势一方,还应尽首要的责任。比如“父慈子孝”:父先须“慈”,才谈得上“子孝”;若以权势压人,“孝”字又从何谈起?

    其实,即使对小小孩童,“服从”也非唯一伦理。若我们承认,一个理想的社会成员,应具有独立、负责的精神,肯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富有同理心、想象力和道德勇气,则《弟子规》一类以培养服从习惯为目的的读物,实在不无有被滥用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高兴与否,今日中国社会面貌早已与传统社会相距甚远。新社会要求一套新伦理,它自可从传统中引申而来,却必须直面现实,经过一套创造性的取舍转化,才可将相对定型的“传统文化”变为具有活泼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我们这个民族才当得上“旧邦新命”四个字;否则,不过是为社会平添一份混乱,带给我们更多痛苦和自卑。这样的“传统”,不“复兴”也罢。(节选自王东杰《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生物的社会

    ①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②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 , 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③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④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所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诸多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现象或曰心理特性。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始动因素,并且总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存在。审美心理过程也是从审美注意开始的。

    注意通常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大类。所谓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绮丽的自然风光引起我们的审美注意,多是这种类型。而有意注意,是指那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注意,多属这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注意尽管有所区别,但在审美实践中常常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情况下,两种注意是同时存在(虽有所侧重),或者交替进行和互相转化的。例如我们观看舞台上的演出,先是有意注意使我们把视觉和听觉集中于舞台上的角色,当新的角色登场,我们的注意力随即转向新的角色,这时就自然过渡到无意注意了。

    关于引起审美注意的原因,除了审美主体的个体倾向和内部状态(如审美需要和兴趣,心境和情绪状态)以外,主要是审美对象具有各种能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属性。如鲜艳的色彩、和谐的组合、适度的比例、流畅的线条等等。这些引起注意的审美属性中,最重要的是对比强度和新异性。

    以对比强度而论,属于互补色的红与绿,配合得宜,彼此都可增强对方的强度(鲜明度)。“绿叶扶红花”是美的,而尤以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显得更美。因为“万绿”作为背景和陪衬,更加突出了“一点红”的强度。倘若叶花等量,红绿各半,那审美效果怕要削弱许多。对比强度还表现在,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中,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注意。蔚蓝的天空,苍鹰翱翔;浩瀚的大海,巨轮披浪;无际的平川,列车飞驰;明亮的舞台,角色变换等等。在人们的视野中,苍鹰、巨轮、列车、角色等因其动很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而天空、大海、平川、舞台,因其相对静止而往往成为注意中心的陪衬。当然,这绝不是说只有动态才显示美,而静态就不显示美。动态和静态在特定的场合各有其美,而且二者常常同时存在、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以审美对象的新异性而论,最好的例子是当代青年人的服饰。青年人都希望将自己打扮得更美一些。一件设计新颖的服装,常引起一些人的青睐,于是他们竞相模仿,形成“流行热”。之后,一种造型、色彩更新颖的时装又悄然兴起,于是他们又开始模仿和追求。又如,欣赏过韩美林动物画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笔下的动物格外可爱,给人的美感享受格外丰富。这是什么原因呢?它逼真么?恰恰相反,他的画多是变形画,线条非常简洁,圆弧形运用较多;色彩铺张,斑驳交错。韩氏画法的核心是突出了一个“新”字。唯其如此,他的画能引起更多观赏者的审美注意,以至几度出国展出,都引起轰动,盛誉不衰。

(选自陶功定《美学》,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

    所谓信息的异化,就是说信息从素材变成了成果,传播由中介变成了价值的体现,传播的速度与数量变成了真理、科学、艺术、成功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变成了精神产品的首要追逐,而传播的能力包括忽悠炒作的能力与招人喜欢的外表,都成了成功的基石。信息传播,如荼如火,如龙卷风,如海啸,搞得我们的理论、文化、艺术、科学、决策在信息的浪涛滚滚中,或者风头劲爆、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垂头丧气。信息传播的洪流,正在推出一些牛人,昨天宣布读图与信息爆炸,今天宣布触屏时代到来,后天宣布名人、名牌、名书、名药都是他们打造成功的,他们牛气十足地宣布平面媒体的过时,宣布文学即将死亡,小说即将湮灭,他们鼓吹着各种票房、印数、点击量、收视率、福布斯榜,他们制造着巨星、超女、好声音、畅销书及其作者、意见领袖、有影响力者、世界纪录。他们承认即使是一条狗如果能够在现代传媒中不断出镜,也能成为“中华第一名狗”。

    在大数据的潮流里,文学、纸质书籍首先被冲击。原因是语言文字在各种艺术介质当中最缺少直观性,最符号化。它们不像图画、音乐、歌曲、舞台表演、声像节目,更不像3D、4D(是不是正在出现7D、8D?)影院那样富有肉感器官刺激,它们不能给人们以视觉、听觉,直到嗅觉、味觉、触觉,还有臀部、腰部震动。语言文字是符号,是思想,不通过大脑的感受、解读;联想、思考,它们不过是一群乱码,对于蠢人,语言尤其是文字,完全不能传递足够的信息。这样,不喜欢动脑筋的精神懒汉,当然不希望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身体与其器官,直接接受刺激与抚摸来获取信息。但恰恰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3D、4D、5D、6D们能发育与推动思维。当人们只会用耳朵、眼球、舌头、鼻孔、皮肉来接收信息的时候,很可能意味着头脑的萎缩与灵魂的干瘪,意味着白痴时代、低智商时代缓缓逼近。

    而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

    当然,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大众普及化不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精英的愤怒或者悲泣所能左右的。问题在于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大众与精英的平衡,高端精神产品与大众精神消费的平衡。我们这里需要政府、市场与专家能够在文化事业、文化生活中起到恰如其分的均衡、适当的良性互动互补作用,而绝对不是一味市场化。

(选自王蒙《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⑤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⑥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⑦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选自《拿来主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我们不仅为灿烂的5000年中华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所骄傲,而且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革命文化和改革创新精神所折服,为新中国建国70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新时代文化自信首先源于500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基因得以留存和传衍,并在新的时空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文化意识的萌生发端,经历了文化元素的衍生,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文化形态的进化,文化遗产的传承等过程,经过几千年文化积淀,遂成强劲的中华文化基因。

    新时代文化自信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40年改革开放胜利的实践。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在随后的近30年革命斗争实践中,找到了以社会革命推动文化变革的正确道路,并最终建立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活动,用了7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再次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自信。40年改革开放,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为新时代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文化自信,还源自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再创造。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模板”“再版”“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进行集成创新的原创版。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时代理论文化再创造的集中体现,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自信的动力。中因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了公民各项正当权利,为我国成为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坚定了中华民族的制度自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再创造,表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再创造,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李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