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零落,秋风微凉。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皆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赣水潺潺,涛影荡漾,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朱丹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写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的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

    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逸兴遄飞的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长吟。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的漂泊,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凸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倚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起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对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的前行,涌起的层层江浪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那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之,他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

    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两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底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怅惘地醉去。滕王阁虽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远望,江天开阔,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偎依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怅惘!

    斜阳也成余晖;阁上人去,鸟空,空留一片寂寥

【注】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因溺水而亡。

(1)、开篇说:“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这里“期待的身影”指的是谁?“赣江”与这个人有什么关系?

(2)、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王勃的“伤痕累累”有什么具体内容?

(3)、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结合文意,联系王勃际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4)、文章最后说“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空,空留一片寂寥”,文末着眼景物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礼  物

                                                                                                                        赵凝

    ①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到眉毛底下。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②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很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9点多钟就去了,要到快11点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③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看上去木讷,其实心性是很高的。我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红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杵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回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掸巴掸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因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④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中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⑤有一天上午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呶呶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⑥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人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手指尖“咯啷咯啷”地从那排栅栏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⑦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得见各种吆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儿又从另一处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很快就放回了。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

    ⑧她到她去熟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她从头顶第三格抽下一本书来,稔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下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⑨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⑩“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

     ⑩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写给秋天

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开始,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里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镇陶心

杨安鸿

    路过铜川王益区时,听说附近有个村落因“陶炉陈列”得名,且是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耀州瓷曾伴随驼铃走向世界,不看看,我觉得是一种遗憾。站在塬顶远眺,入镇一条小路,忽下忽上、忽左忽右,路一边住人家,路那一边,平平的房顶,高高的烟囱。窑上叠窑,人家上有人家,是古镇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当时叫我极惊诧的,却是古镇的颜色。

    夏日的陈炉,不缺郁郁蓊蓊的绿色。可我感觉,有红地毯铺在地上,有红绸缎舞在塬上,有红灯笼挂在眼前,甚至有審火蔓延脚边。这里砌窑的红砖,长、宽、高都比别处要大,这让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的愿景,更加显眼更加强烈。然而,加重和放大红色的,却是肥嘟嘟,像极了腰鼓、水桶的一种物件。懂行人说,那叫匣钵。有人家用它砌成四面院墙,圆鼓鼓叠加红彤彤,宛若好客的笑脸四处绽放。也有人家用来装饰了门楣和窗棂,小日子看着热乎乎、暖烘烘的。最多见的,是填上泥土作了花盆,里面的红辣椒、绿蒜苗迫不及待要调剂人们生活似的疯长。

    瓷器抟泥成型,转轮就制,亦如幼苗破土。宿命的陶冶和烈火的考验面前,是匣钵父兄样将瓷器揽进怀里,悉心庇护,同甘共苦,成全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成就一份流光溢彩的美,也成长了一抹引人注目的赤子朱色。红,是烈火真金的红,是磊落胸怀的红,是劳苦功高的红,也是鞠躬尽瘁的红。我为匣钵在陈炉的当红肃然起敬。我感动陈炉人知恩图报、不离不弃的善良。

    有一院落,祖孙二人在家,奶奶在窑洞前摘韭菜,八九岁的孙子趴在炕上,面前摆了书本,眼睛瞅着电视。三个游客屋里屋外一番参观,提出要为老人照相。也许,对生活的满足无需额外形式的展示,也许,孙子刚放下书包等着吃饭呢,老人笑而不语,连连摆手。他们诚恳又急切,说都是美术学院的老师,感慨黄土文化的厚重,想把典雅烂漫的陶瓷艺术、质朴纯真的窑洞文化,也想把好客热情的陈炉人一并摄录下来,带给学生……我敢肯定,绝不是这番话,而是他们面上的神色,让她放下手上的菜,忙着整理毫不凌乱的头发。谁知,孙子隔墙能看见一样,大声提醒“我饿得很,你快做饭嘛”。这一幕令我想起,有一次到一处名胜旅游,朋友的茶水喝干了,找景区的商店续杯开水,连着被几家拒绝,遂感叹人心不古。我当时倒理解店主们的为难,现在也理解这率真的小家伙:每天面对无数的人,每个请求都不加拒绝的话,举手之劳也是浩繁的工程。足足有十来分钟,老人像个群众演员,拘谨而听从指挥,孙子则用高一声低一声“别照了”“快做饭”的叫唤,表达要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的期盼。我不知道,日后这些美术老师会不会告诉自己的学生,当时伴随快门欢快响起的,还有一遍一遍轻言细语的安慰,有一声一声在就头不断制造的“炕意”。同学们!包括了画面之外的声音与互动,才是这一帧民俗图画的完整内容。

    陈炉几乎家家烧瓷器售瓷器,却少见拼命推销和围堵兜售,店主似乎都有更重要的事做。我准备新买一把茶壶,掌柜的蹲在街边,举着护眼面罩,电焊一扇橱窗。我挑选好,他报完价扭头接着千。我是习惯讨价还价的,他再不回头,瓮声瓮气传出一句“我没多要你的”。我们吃饭的隔壁,是同一老板娘经营的瓷器门面。吃饭的人多,隔壁很难照顾,有人问价,她斜身从侧门扫一眼,有人还价,她大喊“没有多要你的”,然后,咯咯直笑,仿佛对还不成价表达歉意。不专门看管,多是盈手可握的玩意儿,不怕顺手牵羊?她像听说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那怎么可能”,咯咯又笑。

    镇上有家供游客体验做陶的陶吧。一个小女孩在拉坯轮前体验。随着木轮的旋转,泥胎在手中帽子样长高。手随泥走,泥随手变,每个变化都引起小姑娘一声尖叫。小姑娘不时地停下,满是泥的小手背在身后,嘴吸吮着妈妈手里的饮料。她旁边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工人,却一下也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浇水,翻搅,再稀释,再翻搅,瞅时机,将泥送到小姑娘手边。汗水打湿的鬓角和胳膊,随着动作闪闪发亮……最后,工人将小姑娘的“作品”用微波炉加热定型,以便小姑娘带回家去。这样真好!共同的劳动成果被凝聚固定了,汗水和热情有了见证的载体。我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在家中某个地方,这件稚嫩的作品,突然闯入她的眼帘,小姑娘,或者,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她,一下回忆起这个夏天,回忆起古镇陈炉的这一幕,意识到,留在“作品”里的,其实是古镇人的陶心啊。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湿漉漉的孤独

陈应松

    ①大九湖的山各有雄姿,从水中看,似乎是从云上蹿出的鹿,正在草场上欢跃。而在湖的对岸,一些牛在深沉的雾气中哞叫,吃草,纯银样的波光围绕着它们。挂甲峰的影子是无比美丽的,这是我唯一能辨识的山峰,其他不知名的山峰有着不知名的美。雾气不仅在水面上,也在山间蒸腾,这让山冈浸润在了水之上,浮着一般,摇晃着,沉入我们的冥想。山与水生成的雾气往往是蓝色的,你会很爱这种蓝,是一种混合的蓝,混合了天空、山冈、树木、湖水、水草和水汽的蓝。它太浓酽,村庄、田垄会洇成这种蓝色,像是一下子跌入染缸,小路、沼泽、奔走的牛群,全都掉入这种比梦游更不可思议的蓝色。这里是神话中蓝衣人的出没之地。天空从远处的村子上撕开了一条缝,就像破晓。永远,这片地方,都在薄雾中破晓。它是永远的早晨。

    ②大九湖的晨雾大约是最美的,轻柔得像紫玉,云影和山影一旦明亮就会蹒跚坠入湖中,仿佛宿酒未醒。或者,干脆它们就是一整夜在水里浸泡着。一两株树很好奇,它们走近湖边,窥探这些山影的命运。结果它们探出头看时,发现了自己曾有多么自恋。这个早晨多美啊!

    ③当太阳从山顶出来时,那些雾,就像一层乳液,给草场和牛羊们抹上一层柔软的奶白。雾是大九湖的魂,是这块湖水的精魂,是它点化这湖泊之美的神奇手印,是它袖筒里扬起的魔术的烟雾。雾使山冈、湖沼和树林的层次,在那薄薄的雾缕中被分割,被突出。水把山拉成一片一片的,就像那些会使各种皴法的中国画画师。有一些岸渚,恰到好处地伸进浅沼,把一簇簇棠棣、椴木、红桦、虎皮楠推到那儿,而这时,树和紧挨着它们的村庄无一例外地发白,像是被寒冷所照亮。那种光芒,带着纯粹的沉静,藏在山脚下,和雾一起浮起,一起盘旋上升,撑开雾,像是一场冬雪的传说。水与山的蓝色在这里总是饱满的,一致的,像是一个基因,一种遗传。

    ④那些倒影,还是那些倒影,我不能绕过它们,我不能不与它们共恍惚,同沉浮。除了雾,大九湖的倒影是很值得留恋的。如果你恍惚,它会让你从沉沦中拔起;如果你凝神,它们会展翅飞腾,像诡谲的精灵。但是我们不可能没有这样一个易逝的和揉碎的世界,让水来处理这比现实更迷人的空间,深入到水的深处,稀释我们心中的沉重的阴影。山的纹理,树的繁复,层次和节奏恰到好处,色块明朗,光线阴阳的切割顺着山的走向。这一切,水把它们接纳以后,成为另一个山与树的世界,在水的世界中,它们深情纠缠,融为一体,轻与重,妖与朴,真与幻,共同参与创作了一幅旷世的云水图景,也让山和树有了低头一笑,临风惊鸿的妩媚。

    ⑤最喜欢它的夜色,仿佛等待一个人终于尘埃落定。在天光的覆盖下,树和山的影子呈放射状,那些裂开的纹路千丝万缕,全顺着湖面游荡散发,像无数条游蛇钻进夜的睡巢,像天空中树状的闪电凝固在某个瞬间。

    ⑥大九湖的星空因为水而气象浩荡,水天一体,遥相呼应。四围的群山似乎为星空腾出了一个位置,就在大九湖的头顶。这片天空的星星,正被群峰托举着,拱卫着,敬奉着。无数双宽厚的手掌,伸向天穹。那些星光,宛如从群山的峡谷间射出的神秘光束,在天空中漫舞。我曾在一个夜晚遥望过大九湖的星空,眼里不由自主地潮湿。我们遭受过什么样的狙击、混乱和惊吓,挣脱出来,赶在一个万籁俱静的时刻与它们相遇?我们的内心有多么惶恐和不安,而星星压下了我们的惊悸。与你离得如此之近的水晶天穹,天上星光如絮,水中银河倒悬。我坐在湖边,沉默如亲人的星空就像母亲在村庄擎起的灯,守望着我,引领着我,安慰着我。它们近在咫尺,有着巨大的瀑布般倾泻的温情。在这样壮阔飞腾的夜空,生命有一种青葱生长的力量,有穿行天地,阅尽风霜的惆怅与悲壮。在最黑暗孤独和寂静的地方,会有那么多闪烁的东西。哦,黑暗如此富有,如此奢华,这是你亲眼所见吗?夜空的鲜蓝色,是谁在擦拭它,搁在我们头顶亿万年了,依然没有一点陈旧感,这是何等高贵优秀的品质?

    ⑦月亮突然间升起来了,碾盘似的,光滑,厚重,立体,大九湖遽然间变成了一块大浮冰,像是从大水深处冲上来的。尔后,它荡漾起来,细细的波纹,有着古朴的激情和敦厚的举止。那些荡过来的波浪,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山谷里游来,神秘的水,像是大山聚集起舞的精灵,是野兽、草木、石头和雾岚的魅影。星星在向上腾起,水花在迸射,就像一万个女妖在夜晚的山谷里蹈浪沐浴。这也是山与水悄然融合的时刻,星与浪缱绻的地方,每天夜晚,它们的故事都在这片湖泽上演着。

    ⑧不知怎么,我会忽然想到它的秋天。我在雾霾的城市写着大九湖时,我对它的秋天有一种高朗的信任和寄托。如果我不歌颂秋天,我的内心就会开始寒冷,笔会凝滞抽筋。我写过《神农架之秋》,我的热烈的文字足以抵挡一个又一个寒冬的欺凌。到了秋天,水是一如既往地清澈澄净,像一位道行极深的高人谨慎地碧蓝着。群山之间,红叶泛滥,红色的火泼泻到湖面上,久不能熄。湖上的红叶不知是谁抛洒的,竟覆盖了所有的水,遮蔽了天空,让天空在缝隙中穿梭,支离破碎。辽阔的草甸上,喧闹的夏日已经结束,细长柔软的芦苇,像深山中修炼过的女妖,白着它们的头颅,撑着纤弱的躯干张望着,也绝望着。

    ⑨“湿漉漉的孤独”,这是法国诗人克洛代尔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大九湖柔和的抚摸,那些钻出水面的浅绿色的蒲芯和芦芽,和从山坡上滑下来的春风,那样清澈潮润,沁入灵肉。一个远行人和独行者,我一直追寻并热爱着这“湿漉漉的孤独”,我此时想起在早晨的薄雾中,湖边那个熠熠闪光的几户人家的村子,它的上空飘浮着漫长的烟霭。哦,山与湖的乐趣让人生情,这是上苍的慈悲。我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在这里傍水而居,在傍晚与那些消失的野鹿之魂相遇。躺在满天星空下,手中握着一颗捡拾的陈年橡果。

(有删改)

注:①皴法:中国画法技名。师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临流晓坐

①老家在长江边,怎么都是幸运。

②每次回去,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到江边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甚至天已黑定,喧嚣远去的时分,好像只有那时,才能与大江独处,以发天下惟大江与我的慨叹。面对一条大江,大多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有时虽也思若流水,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读读那片夜色就够了;读夜色时,读读夜里那道月光就够了;读月光时,读读月下那道江流就够了;读江流时,读读江流上船帆半掩桨楫尽收的波光也够了。偶尔想起明人吴从先那句“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山川之情,勃然不禁”,觉得倒蛮应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晓而是暮晚,只好叫“临流宵坐”了;但独自面对滔滔大江,浩荡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还没从雪山启程,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静美得恰似花季的所谓伊人。

③那晚没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突突突的轮机声,亮闪闪的船头灯,提醒我还有无数如驳船那样,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看上去那不像是船在走,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神奇得叫我惊讶。一时便觉得能心静如水,与天地同在 , 正是大江赐给一个在江边长大,却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气,他人未必领会,也难得消受。其实远远近近也有不少人,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就那么痴痴看着面前的大江。不远处有人唱起了歌,虽轻柔如梦,但依我之意,那时最好以琵琶为六月弹一首散曲,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让某种连自己亦难明的心境,即兴地播撒于天地之间——如此,一切就刚刚好了。

④倏忽间才发觉,自己因离家太过长久,知晓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对近百年间家乡到底怎么一直走到如今,几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约。在座的几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闲话中才知道,如今他们竟都放下了小说诗歌,转向了对故乡近代文史的探秘寻幽。说着,做东的朋友拿出本书来,是《宜昌记忆》丛书的一种,随手翻看,见所记都是百多年来小城开埠前后的轶闻旧事,从没听说过,一时甚觉新奇。

⑥“书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细读丛书,才恍然想起,时间作为另一条江流,无声无形,我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实,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时间满溢于人心之中,我们何曾分分秒秒离开过两条江流?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说,“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比他们在空间中占有的位置要重要得多”,其所作所为,则多由时间来保存。这么一想,面对那两条古老江流,可看可想的,就远不止一点水光山色,几册诗词歌赋了。求学离家太早——“当时年少春衫薄”,难怪对朋友们注目的那些历史过往,大多不甚了了。原来,即便那样伟大的一条大江,也有过自闭的、与世隔绝的年月。而清廷依据《中英烟台条约》被迫应允宜昌、芜湖等地的对外开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马嘉理事件”直接引发。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门洞开,现代化脚步虽杂沓零乱,终归已经启程。不仅著名的詹天佑为川汉铁路、卢作孚为长江航运,都曾驻留奔波于宜昌,一拨拨外国人也你来我往,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馆却因民情激奋受阻的第一任英国领事,也有最早到此开创平民教育,参与过“宜昌大撤退”的新西兰女传教士……这些人各怀梦想,冒险闯荡,于百多年前,硬生生地把个楚之西塞水码头,连拉带拽地带进了现代化的漩涡……

⑦那晚众人又驱车驰过长虹般的夷陵大桥,径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脚一个幽秘之处。抬眼,对岸便是我那梦中小城:当年领馆、海关、洋行聚集却被日军飞机炸成废的沿江一带,如今一溜摩天高楼,霓虹溢光流彩,倒影斑斓生花,显然已是个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城市,而忆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前行,未免感叹唏嘘。城市与人一样,须慢慢生长,不仅生长需要时间,生长的疼痛与屈辱也都深藏于中。其时四周静谧无边,丝绒般柔滑的夜,平匀又深沉地呼吸着,以致我竟不敢断定,我真是在那里长大的。真属于百姓的日子,无非一点不虚的富足,安静的日常,素雅的清欢 , 每晚到江边闲坐的人们的心情,已经道出了他们的认可。

⑧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来,人对故乡真切入微的认知,都是个悠长的过程。远离家乡的游子,除了回乡探望探望,也需多读点“家乡书”,将百年变迁史铭记于心,方知我们来自何处,也至今还在路上。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是否也常到江边“临流晓坐”,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显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边,“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闲坐半晌,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故乡只有一个,思绪岂止万端?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