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二百多年前,一个国家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该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起的总和。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1689年颁布的法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案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最先从哪一领域开始?列举两例“彻底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工业革命的作用。
举一反三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以西方的方式改革了他的行政机关和军队,建立起供养其军队的工业,引入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专家,派出一批批年轻的俄罗斯人到国外去学习……还打破所有先例,去西欧旅行,直接学习外国的种种制度和惯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他(林肯)拥护联合,拥护美国的长久和平。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一个坚定的意志。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五: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