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

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材料二: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现实研究。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做法(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

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推动了历史车轮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总理先生,我要感谢您作的如此盛情和意味深长的讲话。此时此刻,通过电讯的奇迹,在观看在聆听我们的讲话的人数是空前的。也许,我们在这里的演讲不会长留于人们心中,但我们在这里做的是能改变世界……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如果我们两国相互敌视,那么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世界的前途就会暗淡无光。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相互合作的共同立场,那么实现和平的机会就将无法估量的大大增加。

——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欢迎晚宴上的演讲词

材料三

2001年我国在 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

2016年二十 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在杭州成功举行。

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在北京召 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巴西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非共和国领导人以视频的方式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

2020年中国与欧盟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