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时,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皆有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壁。

    花叶频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 .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希贵,名费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目对日/诚宜开圣听 B、拟作群鹤舞空/宫妇左右莫不 C、又留蚊于帐中/赠余荷瓣心春兰一盆 D、兰坡临时/未果,寻病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②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4)、从甲、乙文段中,你看出沈复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请结合乙文中兰花的遭遇,谈谈应怎样对待美的事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 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①峡江寺:在户东清远东部的峡山上。②天台:与下文的“雁荡”“国庐”“罗

浮”“石门”皆为山名。③瀹茗:烹茶。瀹(yue),煮。④对枰:对坐下棋。⑤合同而化:汇合融化在一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