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届河北保定高阳县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理解《微笑的可乐》回答问题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跑在海水里的孩子们。[a]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进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里。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b]尽管我还是个孩子,确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还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c]

    ②那段热的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的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的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的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和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吐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在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地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2)、读短文选一选。

(画线部分)表现了“我”(     )的心情。

A、愤怒 B、恐惧 C、羞愧 D、沮丧
(3)、“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一句插入到第一段中(    )的位置

这样句子上下更加连贯。

A、a B、b C、c  
(4)、第④段“我已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的大山”

这句话中的“一座山”指的是(    )。

A、夺走我右脚的马路 B、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 C、那场车祸带给自己的悲观胆怯 D、我们家门口的大山
(5)、读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我”心一横

“我”泪流满面

(6)、请你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事:

    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在公园的一个角落躺着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那几个小孩嬉笑,而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显得十分自卑。

几个放飞气球的小孩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什么颜色的?”小男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立即给了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

    小孩开心地接过气球,小手一松,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轻轻对小孩说:“记住,气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形状,而是要看气球内是否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当时,那个小孩对老人的话并不在意,也没有领会,后来渐渐长大,老人的这席话在他的脑海里印象越来越深。

    那个小孩就是基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昴,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是一本书

    ①人是一本书。

    ②看人如看书。

    ③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④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⑤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⑥_______的人像一本散文集,_______的人是一本抒情诗,_______的人如同一本幽默的辞典,_______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⑦做人如写书。

    ⑧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水……

    ⑨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这本书中没有了沌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书写,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⑩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⑪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