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2017届河北保定高阳县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老人与海鸥》选段回答问题。

    ①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②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选段②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2)、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通过这一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的老人。

(3)、写出最能说明老人与海鸥相处和谐,配合默契的句子。

(4)、选段中体现老人和海鸥熟悉与关系亲密的一个词是

(5)、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表达效果,写出自己的感受。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得干干净净。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秋赏月

    今天是中秋节,月亮一定比平时更加美丽迷人,于是老师和我们同学约好一起到景山公园去赏月。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向万寿亭进发了。道路两边绿树浓密,小草丛生,不知不觉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登上亭顶极目远眺,啊!北京城的夜景真迷人啊!

    远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密密层层地排列着,在夜景的笼罩下,仿佛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影影绰绰,迷迷茫茫。近处,无数条大街小巷交错穿插着,好像是一支精心织成的大网。夜的降临也给花草树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无数盏电灯闪耀着,远远望去仿佛是嵌在建筑上的金星,又像是光亮的珍珠撒遍全城。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月亮出来了!”立刻,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东方。果然空中浮云飘舞,天边隐隐出现了一道金色的光。这淡淡的光越来越亮,越升越高。我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里。只见东方天际出现了一道娇媚般的月牙,正一纵一纵地向上升。随着月亮缓慢地升高,它周围的云也由暗蓝色渐渐地变成紫微微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最后,月亮奋力一跃,终于冲破了云层地阻挡出现在天空。瞧,多像一个圆圆的大金盘呀!刹那间,同学们欢笑起来:“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了!”万春亭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此刻,我的心完全被月亮夺去了,似乎那美丽的灯海,宏伟的建筑,平静的湖水,浓密的树木顿时都显得默然无光了,就连那满天的星斗,也好像刹那间消失了。

    皓月当空,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暗蓝色的天幕上,那颜色美得可爱。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听着关于月亮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禁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片红云飞来,挡住了月亮的小半边脸,好像给它蒙上了美丽的面纱,红云在飘动,月亮在上升,啊!这是一幅多么绝妙的画卷啊!

月光皎洁而又明亮,它照亮了大地,沟通了人们的心。我们说呀,笑呀,跳呀,唱呀,万春亭上一片欢腾。难忘的赏月情景,将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谁发明了E-mail

    E-mail又称为“伊妹儿”,电子邮件的意思。如今在Internet上得到了最广泛的使用。E-mail以其方便、迅速深受广大网民们的喜爱。那么,E-mail是谁发明的呢?它的发明者是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雷·托姆林森。

    1965年,托姆林森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一家BBN企业从事电脑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这家企业正受聘于美国军方,参加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建设和维持工作。当时,托姆林森在BBN的工作是在一些简陋的硬件设备上面搞一个操作系统。为了让用数字PDP10S来工作的程序员和研究人员能够互相发送信息,托姆林森搞出了一个“传递信息”的程序。刚开始时,这个程序只能在当地使用。但很快,便可以跨越整个Arpanet来传递邮件。

    第一个E-mail电子邮件于1972年发出,但电子邮件的具体内容已经没有人记得了,所知道的只是这封电子邮件是由托姆林森从一台电脑发给另一台电脑的,而收件人也是他自己。

    后来,一个名叫罗伯特的人对托姆林森的发明爱不释手,并把电子邮件作为自己在工作中惟一的通信方式。他的这一极端举动,迫使那些依赖其拨款的研究人员不得不纷纷使自己联网,于是,托姆林森搞出的这种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的系统,很快就从一种方便之举,变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

    像许多其他信息时代的先锋一样,托姆林森改变了整个世纪的面貌,为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自己却没有从中得到过哪怕一分钱的好处。他自我解嘲地说:“创新有时候是能够带来巨大回报的,但这项创新却不属此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