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农业进步】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1)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想一想,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一又反映了商鞅变法怎样的经济思想?材料二 下图。 (2)农业工具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出现的哪两种新农具?【现代农业变革】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见下图)(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我国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开始于哪一年?它的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材料四 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单位:亿吨)。(4)观察材料四,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当代发展思考】(5)当今我国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发展,最重要的应该做什么?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材料一: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杜甫的《忆昔》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