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主题一:月是故乡明 主题二:向青春举杯 主题三:和平的钟声 主题四:文化与传统
某外国银行:(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某国内银行:(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3)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
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对比评述。
①{#blank#}1{#/blank#}崔永元老师在主持时这样解释道:语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乞丐和一个诗人晒太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语文是什么?②{#blank#}2{#/blank#}在物理学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而在语文课堂里,场是一个以时空为变量的生命量。语文学习经历告诉我,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而且,我认为,③{#blank#}3{#/blank#}因为中学生的时间是紧张有序的,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个时间很关键。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①{#blank#}1{#/blank#} ,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②{#blank#}2{#/blank#};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③{#blank#}3{#/blank#}。
世间的物品 , 数不胜数,那我们拥有的物品的多寡会对心理形成干扰吗?物品不仅占据心理空间,还占据物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研究者发现,强迫性囤积的人在空间注意力、工作记忆力和执行能力上都比普通人弱。这表明,物品和认知之间是 的。更有趣的是,那些有严重囤积倾向的人也认为自己比普通人记忆力要差。( )从理论上说,空间中的物品过多,我们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搜寻目标物品,这会占用原本稀缺的注意力广度;另一方面,购买、获取物品也会耗费时间精力。对于这点,来自金钱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旁证是,贫穷会损害认知能力,而其原理在于我们对物品的 太过耗神。相反,少些物品,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卸下更多负荷,从而能专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研究又发现,在让人感觉失去控制的压力情境下,人们会出现保存资源的行为,以便 ;同时,人们也会出现较强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更多必需品来重获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2014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陕西考察慰问。在陕南山区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考察安置房社区、慰问移民搬迁居民时,一个叫江欣桐的小女孩挤到人群前方,递给总理一朵花和一封信,在信中以六组古诗词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建议国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2月26日,江欣桐收到李克强总理的回信,李克强总理鼓励江欣桐与她的小伙伴们做绿色发展“小喇叭”,并用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国家兼顾发展与环境的美好愿景。
读了上述材料,也请你用1—2句古诗文(材料提到的除外)表达你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并阐述理由。(不少于15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