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律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材料二  中央作出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材料四  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宣传画

(1)、根据材料一中该法律文件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   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材料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宣传画?   简要分析该历史运动出现的原因。  

(4)、材料四中的歌谣赞扬了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5)、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重大调整中,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一)中共的奋斗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回顾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图一、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图二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党的探索前所未有】

材料二: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  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党的政策温暖你我】

材料三: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

材料四: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党的奋进砥砺前行】

(二)中外对比

材料五:下面是小刚同学复习中外近代史时整理的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75年﹣1783年

A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B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C

1861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8年

D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8年

戊戌变法

1911年

E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