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课堂效率检测(3月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牲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

死于槽枥之间           ④尽其以求而试之耳

(2)、选出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之不以其道           不屡 , 不烦御 B、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 C、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追之 D、真不知马也           在当所能而已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①有隙。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严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竟不肯受也。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与卫,相去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侠累:人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