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对有关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是李白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集中体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诗中三次出现,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登高》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肖像、身体状况、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使得一个颤巍巍站立在深秋季节里的满头白发、满脸悲愁、体弱多病、长年漂泊的老者形象跃然而出。 C、“歌行体”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其篇幅可长可短,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句式较灵活,往往将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 D、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用典,《锦瑟》一诗中用了“庄周梦蝶”“望帝啼鹃”等典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端敏。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