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华民族的家国观,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魂所系,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支撑所在。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qíqū险阻的道路。有学者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两千多年间,中国仅大水灾就发生过1029次,大旱灾1056次。然而,在挑战面前中华儿女始终保持着A锐不可当的士气,与灾难抗争,与命运搏击。巍峨绵延的万里长城,造福一方的都江堰,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胼手胝足的拼搏与凝聚。在中华民族每一个存亡之秋,都有先忧后乐,心系百姓的人dān jīng jié lǜ,都有身虽B平庸、亦足奋勇的人C怨天尤人 , 他们情系家国大业,在平凡岗位上耕耘D不辍 , 书写出不平凡的篇章,虽然他们的名字大多已尘封在hào hàn的历史记忆里,但是他们的事业却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中,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家国情怀的世代相传,镌刻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汉字书写,既是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尽管秦朝缔造了“标准字体”[1]小篆,但这不曾限制书体演变的脚步。汉字书写从一个极致走向另一个极致,软笔书写又赋予汉字以弹性,使其呈现出(变化无穷/变幻莫测)的线条之美,就像太极功夫,于闪转滕挪、无声无息中产生雷铤万钧的力量。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即兴写下《兰亭集序》[2]颜真卿几经找寻,在悲伤愤懑中蘸墨挥就《祭侄文稿》[3]苏轼在人生千疮百孔之时,于黄州草屋写下《寒食帖》。岁月(涤除/洗濯)不去汉字书法之美,亦不曾湮没那些书写者。见字如面,他们在飞扬的笔画里活着,在舒展的线条里活着,须臾不曾离开。愿你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宫阙。
人生自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的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的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tiān jiāo”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xiān yán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结实美观,甚至能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不容亵渎,不应矫揉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附庸风雅,使诗意与人生xiāng dé yì zhāng。传承好诗词文化,对涵养民族精神、安顿个体心灵和增强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