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材修订应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必须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下列表述与这一要求意义不相符的是( )

A、牢记历史,尊重历史 B、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增强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D、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歌曲表达民族情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对经典歌曲的理解和态度,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二: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热闹曲。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有了法律保障。

法律连线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第八条: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材料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这样一部经典歌曲却被一些人恶搞,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引起大多数观众的愤怒和斥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