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海南省红林学校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错误(问题)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举一反三
材料解析题:

任务一: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材料四: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任务二:解读图片,回答问题

任务三:合作探究,辨证思考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应该如何认识“文革”?……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结论,彻底否定了“文革”……“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已充分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摘自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