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是什么?举出两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一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1979年以来,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设立的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哪个城市?

(4)、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举一反三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一:(一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千……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2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抗战中谋发展】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藏运枯《2 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崛起中促和平】

材料四: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上百年来共同追求的主题。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这些伟人的探索其实都是一个主题——追求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理想】

材料一: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应“时势之要求”,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摆脱贫困,实现民族复兴的意愿。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的近代化理论。

【第一代现代化】

材料二:中共七大毛泽东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1953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此后,他们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第一代现代化的巨大成魏。

——李卉《论毛泽东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化思想》

【第二代现代化】

材料三:邓小平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与毛泽东依靠精神鼓励搞“大跃进”截然不同,邓小平认为中国必须改弦易辙,必须打破封闭的经济,他打算开放一部分市场,引进外国的技术、设备、资奉和管理经验。必须建立一种制度,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奖励那些促进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人。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第三代现代化】

材料四:2008年北京市政府率先提出“绿色北京”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把北京初步建成“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绿色北京的创新可以概括为1:产业发展高端化,生产清洁化,淘汰劣势产业;营造绿色生活,引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出行;环境优美化,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加强污染防治;资源高效化,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循环经济。进入21世纪,北京为中国的第三代现代化树立了榜样。

——俞可平《中国未来三十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