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课外阅读。

父与子(节选)

  马伯庸

    ①《三国演义》里有一段不太起眼的故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可这时曹操因为别的危机带兵离开,导致许都空虚。这时一个叫田丰的谋士劝谏袁绍,让他乘虚而入,直捣许都老巢。袁绍说我幼子生病,没心情,算了。气的田丰拿拐杖敲地:“嗟乎,事去矣!夫遭难遇之几,而以婴儿痛失其会,惜哉!”——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居然用孩子生病当借口错过,太可惜了。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一举击败袁绍,成为中原霸主。

    ②早年我读这段历史,对袁绍充满不屑,觉得他实在是个白痴。许多年以后,有一次儿子生病,我抱着他在医院里打点滴。小家伙病恹恹地蜷缩在我怀里,我根本无心工作,懒得开会,不想聊天,连游戏都不想打,可以说是食不知味、心乱如麻,对任何东西都丧失了兴趣。

    ③我怀抱着他,突然没来由地想起了袁绍的这段往事。在那一瞬间,我能理解袁绍了,完全能体会到一个病孩家长错失事业良机的心境。在我心中,袁绍当然还是那个志大才疏、多谋寡断的家伙,但他身上多了一股人情味。所以说,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往往与自己的人生阅历密切相关。很多年轻时读不懂、看不明白的东西,当我迈入一个人生新阶段之后,才骤然领悟。

    ④在我儿子五岁半的时候,我决定开始陪着他一起看动画长片。一来他年纪还小,很多桥段需要解释;二来我认为“父子关系”的培养,不光只是物质上的照顾,也得有精神上的陪同——看电影显然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⑤当时我选了《狮子王》,它的主题恰好是讲父子关系,有助于儿子增进理解。这部电影我从小到大看了许多遍,熟谙里面每一个桥段。我陪儿子重温时,本以为不会有什么惊喜,权当怀旧,可一开头,就让我惊讶了。

    ⑥《狮子王》的开头是伴随着“生生不息”歌曲的荣耀石,紧接着引出了木法沙与刀疤的一场对峙。接下来,是木法沙陪辛巴去看日出,并说出关于自然平衡的教诲。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个之前看过但从来没深想的细节。辛巴冲进洞穴时,父母正在呼呼大睡。辛巴吵闹着要叫醒他们,沙拉碧说:“你儿子叫你起床呢。”睡眼惺忪的木法沙回答:“天亮之前他是你儿子……”

    ⑦从前我看到这段毫无触动,也没留下什么印象。可当我有了孩子之后,再看到这一段简单的对话,差点老泪纵横。编剧要被自家孩子折磨多少次早起,才会写出如此生动的桥段呀!这样的对话,几乎发生于每一对有孩子的夫妻之间。

    ⑧我指着吵闹的辛巴对儿子说:“你觉得辛巴烦人吗?”

⑨他一本正经地回答:“不烦,挺好的,就该这样。”我:“……”

    ⑩从这一次开始,每次陪着他看动画片,我不再醉心于巧妙的情节和幽默桥段,总会不由自主地去观察从前的我所无法留心的细节。比如说《海底总动员》,又一岀父子戏。我原来觉得莫林实在太聒噪了,絮絮叨叨,对儿子出去上个学都胆战心惊,实在有点病态。结果到了我儿子第一天上小学,我在校门口拽着他叮嘱了五六分钟,从不要在走廊上奔跑到自己去找厕所,事无巨细唠叨了好几遍,直到他把我不耐烦地推开,自己走进校门。

【阅读链接】

    《狮子王》美国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讲述了小狮子王辛巴和他的母亲沙拉碧、父亲木法沙一起生活。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经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最后终于成为了森林之王的故事。

    《海底总动员》华特•迪士尼发行的美国动画电影。故事主要叙述一只过度保护儿子的小丑鱼莫林和它在路上碰到的蓝唐王鱼多莉两人一同在汪洋大海中,寻找莫林失去的儿子尼莫的奇幻经历。在路途中,莫林渐渐了解到它必须要勇于冒险以及它的儿子已经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现实。

(1)、阅读全文,你认为需要积累四个四字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一个词语含义,如,: 。
(2)、选文第②段中,“我”是如何评价袁绍的?(原文回答)“我”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袁绍?
(3)、第⑧到⑨段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你从中读出文中“儿子”怎样的特点?

(4)、《狮子王>和《海底总动员>是选文中的“父子”观看的动画片,你一定也看过许多有趣的动画片,用一两句话推荐一部给大家吧。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和远航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课外阅读

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

王鲁彦

    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 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秋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