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结课试卷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何焉(参与) B、必以(真情) C、神弗也(赐福,保佑) D、公将之(击鼓)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公将驰之

A、肉食者谋之 B、小大之狱 C、公将鼓之 D、登轼而望之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有两条线索:事件发展的线索(备战-迎战-胜战-评战)和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B、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前者的“鄙”与后者的“远谋”形成鲜明对比。 C、本文略写战争的过程,重点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分析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D、鲁庄公虽资质平庸无奇,政治见识鄙陋,但他能够广开言路,任人唯贤,因此并非昏君。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察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掾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⑩塞:消弭,平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