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三)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谎言,差点毁了我

常爸

身边人参加高考时,我总能听到他们的亲戚朋友一半鼓励一半安慰地说:“再坚持一下,考完就解放了!”每次听到这种论调,我都忍不住私下跟考生说:“千万别信什么‘到大学就轻松了’的鬼话!在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成绩很重要。”

    当年我拿到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也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不仅玩了整个暑假,连大一、大二两个学年也基本都是玩过去的。

    然而,远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大学比高中自由太多,很多人都在这突如其来的自由中迷失了。

万幸的是,我觉醒得比较早。大一时,成绩单下来,我瞄了一眼:都及格。我觉得够了。大二开始,学校有各种竞赛、实习,我才发现,我的成绩实在拿不出手,但凡是要看成绩的机会,基本与我无缘。在没有任何成绩、证书的帮助下,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比证明“你妈妈是你妈妈”更不容易的世纪难题。就这样,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大二下半学期,学校组织报名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从高中起就喜欢编程的我立即报了名。但我心里很忐忑,这么多人报名,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呢?不出所料,筛选的标准又是成绩!不过,我还是决定争取一下。我找到了负责这个项目的老师,重复了我之前说过无数次的话:“别光看成绩,要看能力。”于是,老师也重复了我之前听过无数次的灵魂一问:“你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万幸的是,我因为在高中时有编程的底子,在大学里学习硬件编程语言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在数字电路实验课上,表现总是一骑绝尘。所以我向老师提出一个建议:“您可以在我们系问问‘谁数字电路实验做得最快’,答案一定是我!”

    大概是这份执着和自信打动了老师,她对所有报名者组织了一次数字电路实验的小测试,而我正是借助这次测试拿到了参赛资格。

    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不再得过且过,决心要紧紧抓住它。在一个暑假没日没夜地学习和实验后,我和我的搭档拿下了当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在我看来,这次竞赛只是第一步,我真正在意的,是电子类竞赛中含金量最高、两年一届的“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也许真的是好事多磨,这个竞赛差点没办成。那年北京正值“非典”肆虐,很多学校都封校,不少全国性比赛也宣布暂停。即使随时都可能收到比赛中止的消息,我还是整天都待在实验室里钻研。为了买到实验用的二极管、电阻、电容器、集成芯片等,我愣是“奋不顾身”地戴着口罩往中关村跑。

现在想想,当时真是胆大。幸运的是,期末的时候,我们终于得到官方通知:比赛继续。比赛的那4天3夜,我靠喝大量的咖啡,硬是撑了72小时没睡觉,按时完成了当时的选题。交上电路和报告的时候我的手一直在颤抖——不是激动,而因为咖啡摄入过量。靠着这股子疯劲,我带领的团队拿下了这次比赛的一等奖。后来,我还把自己的参赛经历做了总结,并出版了两本书。

    这个重量级的大赛以及赛后的两本书,让我挣脱了“你怎样证明你能力强”的魔咒。从本科毕业后,我申请到“三星全球奖学金”赴首尔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到之后被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录取,都和这次经历分不开。

后面的一切貌似顺风顺水、令人艳羡,但是午夜梦回,我常常忍不住后怕:如果当初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个不肯去了解我真实水平的老师,我后来的境遇会是怎样的呢?

从北邮毕业后,我每次回到实验室,都会劝告师弟师妹们:千万别相信“成绩不重要”这样的鬼话!人想要成功,诚然有些因素自己无法掌控,但千万不要放弃唯一能决定的因素——你的努力和你的成绩。很多知识可能以后用不上,但是从学习过程中训练出来的能力,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也想对各位备战高考的学子说:“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学习从来都是一辈子的事,高考从来都只能影响命运,但不能决定命运。没有什么“一考定终生”,人生处处是考场。考好了,只是个开始,人生的竞赛才刚起步;考砸了,也别以为结束了,不如想办法去抓住机会,扳回一局。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2期,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这个谎言,差点毁了我”中的“这个谎言“指的是什么。
(2)、分析文章第一段所起的作用。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在没有任何成绩、证书的帮助下,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证明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比证明“你妈妈是你妈妈”更不容易的世纪难题。

(4)、在大学期间,“我”觉醒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5)、“成绩和能力哪个更重要”一直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真“重理”就不该“轻文”
张志公
①一提到各行的“家”,比如文学家、数学家、电子学家等,你会以为,他们大概是各专一行,别的什么都不管的。不对,不是这样。任何一个称得上“家”的人,他不但专精于一样,而且一定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没有一个不懂物理的化学家;没有一个不懂物理、化学的医学家;没有一个对科学一窍不通的文学家。你看过电影《李时珍》、话剧《伽利略传》吗?如果编剧、导演、演员对科学一窍不通,这些电影、话剧能够编得好、演得好吗?
②普通教育阶段,属于基础知识的功课一般区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语文、外语、历史,这些是文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这些是理科;地理课里边有所谓人文地理的内容属于文科性质,自然地理的内容属于理科性质,所以这门课可以说是文、理兼而有之。此外,还有政治、体育、音乐、图画课,也都是基础课程。所有这些功课,统统是打基础的,都不是专门性的。做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公民,应当具备这些基础知识;不论日后进一步学什么、研究什么、干什么工作,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有用的,并且都是必要的。每个人往往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方面的才能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某一两门功课学得特别好,其余学得一般,这种情形是不少见的。有的人对数、理、化有兴趣,有的人对文学、历史有兴趣,这也是许可的,应该鼓励的。如果有人在某方面显示出较高的才能,我们还应当珍视它,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基础打好了,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才能得到发展。
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基础课程有一门共同的基础课,那就是语文课。语文是学习任何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不论是社会科学的文、史、哲、政、经、法,还是自然科学的数、理、化、生,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语文不学好,不善于说,不善于读,不善于写,无论学什么,研究什么,做什么,都会受到影响,效率都不会很高。人们都知道,学不好数学会影响学物理;那就更应当知道,学不好语文还会影响到学数、理、化。因为数、理、化的叙述、论证以及公式和定理都要通过精练、严密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如果不掌握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你怎么能很好理解这些东西呢?比如“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数学概念,“两数的平方和”和“两数和的平方”,意义完全不同,解题时往往一字之差,就可能谬以千里。语文课是基础课的基础,基础不好,就会影响其他课程。等到以后参加了工作,无论从事哪个部门的科学技术业务,总需要经常看些技术资料,如果阅读能力不高,那对工作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当技术员写不好实验报告,当医生写不好病历,有了发明创造,写不好科学论文,有了经验,写不好总结,那对工作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④当前,在青少年学生中间有一股“重理轻文”的风气,就是重视学习数学、物理、化学,不重视学习历史、地理,尤其不重视学习语文。其实,照这样的“重”法,这个“理”就恰恰学不好。忽视了文必将影响他学理,影响他日后干理科的工作。真正重理的人,决不应轻文;同样,真正重文的人,也决不应轻理。由于志趣不同,在某方面一般地认真学习,而在另一方面特别多下工夫学习,这种情形是自然的现象。但是,“重”一样,“轻”一样,却是不正常的思想和心理的反映。普通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样样都不过是学点起码的知识、技能,这些起码的知识、技能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轻”了一样,最终必然会影响到主观上觉得该“重”的那一样,从长远来看,这后果是很坏的。
⑤爱吃蔬菜的可以多吃点蔬菜,爱吃肉的可以多吃点肉,但是只吃一样,别的不吃,那可不行。食谱广一些好,不能“偏食”,“偏食”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学习也是一样。

阅读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__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___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对很多人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是一件困难的事,这种经历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②为什么起床那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其实,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都会在生物钟的指挥下跟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同步。生物钟,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在不同的生物钟时间里,这20种蛋白质的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

    ④虽然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中都有生物钟在滴答走动,但是就像全国的钟表都要和国家授时中心保持一致一样,整个身体的钟也要和大脑中的一块区域——视交叉上核的钟对准。这个小小的区域由两个数千个神经元组成的团块构成,它内部的分子钟稳定运行,指挥着全身的生理节律。视交叉上核有时也会根据光照,或是进食的时间调整生物钟的时刻。

    ⑤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天亮了,到了该起床的时候,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这时人体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

    ⑥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到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时钟慢上一会。这说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觉醒”节律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24小时长一些。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一致,就会依据外部的太阳光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⑦从周一至周五,我们的生物钟虽然每天都慢一点,但每天也都会按照实际时间进行校准,这样只是早起了十几分钟倒也还能忍。要是你周六、周日都睡到自然醒的话,到了周一,生物钟连续慢了3天没有校准,就比实际时间晚了最多1个小时了。提早1小时起床,不用说,自然如同遭遇了酷刑。所以,要是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

(摘自《百科新说》2011年第5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秋瑾:单纯中的高贵

    1907年7月15日清晨,秋瑾走出仅关了她三天的山阴县署牢房,走向刑场轩亭口。她的脚上了铁镣,两手反绑,身后是几个士兵端枪警戒,两旁还有山阴县都戎府、省派练军、山阴与会稽两县巡警弹压。秋瑾身穿玄色生纱长衫,足蹬皮鞋,就像平时在街头漫步。她没有喊激昂的口号、发临终的血誓,也没有绝望或伤感,有的只是平静和从容,以及在这种平静而从容之中透出的难以言表的尊严和高贵。

    秋瑾的革命之路,与许多男性革命者不同。最初的激发,来自于对自己婚姻的不满。1903年的北京之行是秋瑾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她的丈夫王廷钧用钱捐了个小京官,带着秋瑾去北京赴任。他们的邻居是一位颇有文名且思想进步的女子吴芝瑛。秋瑾与吴芝瑛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报,接触到一些新思想。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神州大地危象丛生,秋瑾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以后,深受感动,她称陈天华是为自己“启蒙开智”的人。她赋诗言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以后,秋瑾就穿起男装,表示永不再穿清朝女服。

    秋瑾的思想发生了飞跃,与整天热衷于官场应酬的丈夫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这是秋瑾对自己婚姻的感叹。1904年,秋瑾不顾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秋瑾所在的学校恰好与同盟举行筹备会议的地方在同一条街上,秋瑾就是这时结识了孙中山,她对孙中山的革命方略非常信服。此后,秋瑾的思想受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影响颇多。这年12月8日,陈天华投海自尽。秋瑾受到很大震动,决定立即回国,直接参加反清斗争。

    秋瑾与徐锡麟一起谋划“皖浙起义”。徐锡麟在安庆率先起事而败露后,秋瑾本来是有充裕的时间和许多机会可以脱身的。1907年7月12日早晨,潜伏在杭州武备学堂的光复会员的密信就到了,告知浙江常备军两队官兵已经出发来绍。此时,大通学堂的学生中有人提出即时起义;秋瑾的副手王金发则极力劝说秋瑾急速逃走,到嵊县山区躲避,以图改期举事。但这些建议均为秋瑾所否决。她以“谋为日后之应援”为由,命令大通学堂的党人学生全部撤离,又严词催促不愿离去的王金发赶快逃走。

    7月12日晚上,秋瑾像往常一样回家。这天是秋家祭祖的日子,全家人举行了祭祖仪式,又一起吃了晚饭,饭后,秋瑾还和家人聊了一会天。然后,秋瑾将哥哥秋誉章叫到旁边的房间,告知他一切,并要他带家人逃走,接着烧毁了有关信札、文件、书籍。13日下午四时左右,来抓她的士兵在大通学堂的前门胡乱鸣枪,而后门并无人包抄和把守。在这个时候,还有不忍离去、坚决要陪伴秋瑾的学生劝她从后门乘船逃走。但是,秋瑾平静而从容地坐在办公室里,纹丝不动。秋瑾确实是要以她自己的方式独自承当这一切,不管是出于献身的庄严,还是要用鲜血唤醒昏睡的同胞。

    秋瑾的决定绝非一时的冲动。早在1906年10月,秋瑾、徐锡麟等光复会党人在杭州密商起义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必死的打算,相约埋骨西子湖畔。1907年5月,秋瑾再赴石门向她的盟姐徐自华募集起义经费。此前,两人同游西湖时已订下著名的“西泠埋骨之盟”。这次临分手时,秋瑾告诉徐自华,自己“已作牺牲之准备,埋骨西泠之约千万不可失信”,徐自华慨然应允。可见秋瑾为死后的埋骨之地也已作了托付。

早在7月10日,秋瑾得知徐锡麟起义失败身死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她长时间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不见人、不吃饭、不说话,没有人知道她在做什么、想什么。其实,在她当天写的《绝命词》中可以看出端倪:”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这首词集中表达了秋瑾关于革命的理想图景。

    【注】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别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摆仑:拜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