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看,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我中国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材料三:(1)在政治目标上,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实现了材料二中“脱满洲人之羁缚”那次革命有何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什么的开端?图二代表的革命的胜利宣告什么时代己成为过去?(4)请你为上述三则材料体现的实践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的探索和走向……)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11.8)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迅速转变为沮丧,因为他们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为了调整昔日所有的国际间的恩怨而召开……为了拉拢日本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牺牲了中国。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民族觉醒】
材料一: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奋勇抗争】
材料三:中国代表在法国巴黎和会上的正义要求,遭到了英、法、美等列强的拒绝。帝国主义列强竟然还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北京爱国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根据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