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网上阅卷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

──《世界知识之窗》

材料二:第三次浪潮

──来自网络

材料三:《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

──《人民网》

请回答:

(1)、经济全球化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

(2)、据材料二,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举一反三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l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竟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刹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材料三:2013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系列务实合作结出了早期的果实。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图景和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摘偏《海上丝绸之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