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科试卷

许多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反映了实际,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主要讲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围绕着工作组领导群众揭露和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的过程,突出了土改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只有把最隐蔽的,也是最狡猾、凶狠的恶霸地主斗倒,土改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材料二:连环画《老孙归社》讲述了孙家庄有个老汉孙志刚,参加互助组很勉强,总觉得“入社不如单干强”。有一次,社员孙元常没和他商量耕了他家的地,老孙就找碴儿退了社。他找了表弟单干,可是遇上春旱,棉苗都枯死了。后来合作社搞拖拉机耕地,让老孙尝到合作社的好处。老孙终于转变了思想,欢欢喜喜归了社。

材料三:小说《平凡的世界》讲到,1979年春的广大农村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双水村村支书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接着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我国还在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类似的改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孙少安的做法最早从哪个地方开始的?这种做法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5)、这三则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农村土地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