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b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blank#}1{#/blank#}(填序号).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
(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lank#}2{#/blank#} .
(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blank#}3{#/blank#} .
(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blank#}4{#/blank#};
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5{#/blank#};
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blank#}6{#/blank#} .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加入其它的物质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无其它物质 | |
② | 1.2g | 加入少量的CuO |
猜想Ⅰ:铜和炭粉;
猜想Ⅱ:铜和氧化铜;
猜想Ⅲ:铜、氧化铜、炭粉。
探究一: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1)固体粉末部分溶解,溶波变蓝,证明固体中存在{#blank#}1{#/blan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2{#/blank#}。
(2)试管内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充分灼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说明猜想{#blank#}3{#/blank#}成立
探究二:固体粉末中铜元素的质量。
如图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在A中装入锌粒和稀硫酸,取固体粉末20.0g数入如图所示的硬质玻璃管中,打开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在球形干燥管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其它装置中试剂均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B的作用是{#blank#}4{#/blank#}
(2)实验前先打开分波漏斗滴入稀硫酸,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blank#}5{#/blank#}
(3)某同学用以上气体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仅为金属,并测得以下几组数据:
反应前 | 完全反应后 |
D装置的质量为180.2g | D装置的质量为183.8g |
E装置的质量为160.0g | E装置的质量为164.4g |
则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blank#}6{#/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