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列各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 ,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郭:

②去: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阳羡。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 , 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 , 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
     【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②屋券:房契。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资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 , 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注释)①职方君:指苏序,苏洵的父亲。②乡闾:乡亲、亲族。③茂材异等:出众的优秀人才。④六经、百家:《六经》指孔子整理先秦典籍,后成为儒家经典。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