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寻求诗词之趣”任务单 | |
我的摘抄 | 我的笔记 |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blank#}1{#/blank#}。(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blank#}2{#/blank#}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化平淡无奇为新鲜有趣,在无限遐思中展现独特的情怀 |
③{#blank#}3{#/blank#},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lank#}4{#/blank#},{#blank#}5{#/blank#}。(曹操《观沧海》) | 景物的组合,营造出生动的画面,渗透诗人的情感 |
⑤{#blank#}6{#/blank#},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blank#}7{#/blank#} , {#blank#}8{#/blank#}。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 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营造美感,引发读者的想象 |
总结:通过摘抄和做笔记,我对诗人增强诗歌情感的方法有了新的思考。正如孔子所说:“⑦{#blank#}9{#/blank#},{#blank#}10{#/blank#}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求得真知。 |
写景技巧 | 示例 | 感受 |
抓住景物的特征 | {#blank#}1{#/blank#},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一个“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小草刚破土的样子,妙极了。 |
描述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受 | 泉水激石,{#blank#}2{#/blank#}。(吴均《与朱元思书》) {#blank#}3{#/blank#},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 |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动静结合 | 晴川历历汉阳树,{#blank#}4{#/blank#}。(崔颢《黄鹤楼》)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blank#}5{#/blank#},{#blank#}6{#/blank#};(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 |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 | {#blank#}7{#/blank#},{#blank#}8{#/blank#}!(刘桢《赠从弟·其二》) | 写风势的猛烈,反衬松柏刚劲。 |
写景还要融入情感 | {#blank#}9{#/blank#},{#blank#}10{#/blank#}。(李白《渡荆门送别》) | 滚滚江流,流淌着李白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