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等节气中。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方面来介绍。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他尝试给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

     【材料二】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

     【材料三】2015年1月,M.Y.Lab 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为“有形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材料二】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6项标准中的1项或几项:

1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极大影响;

3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

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材料三】

    新华社最新消息,中国福建省鼓浪屿(2017年)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鼓浪屿的发展是体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鼓浪屿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它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鼓浪屿独特的装饰风格建筑遗产记录了物质化的文化交融,形成东南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筑运动。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遗产构成要素,包括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及宅园、4组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它们与岛上现存的90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

【材料四】破坏物质文化遗产的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