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blank#}1{#/blank#}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blank#}2{#/blank#}(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blank#}3{#/blank#}(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lank#}4{#/blank#}(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blank#}5{#/blank#}.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lank#}6{#/blank#}.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blank#}7{#/blank#}(填标号).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0 g NaCl和NH4C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lank#}4{#/blank#} 溶液。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lank#}5{#/blank#} (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减少溶剂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