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初中综合素质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侵占整个东北。……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在日寇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材料二:“本月七日夜十时,日本在卢沟桥,向中国驻军冯治安部队进攻……现双方尚在对战中。……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的口号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三: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九一八事变对我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通电的背景及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实质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举一反三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教育部新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的部分目录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是希求帝国自存自卫与东亚安全而出现,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联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皇裕仁·停战诏书》

材料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材料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平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カ……为了自由、正义、和平,为了人民平安、安宁、幸福,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在大洋洲,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和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携手跨进同一条战壕,汇聚起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杭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