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m/g | V/cm3 | m/V(g/cm3) | |
铁块1 | 79.0 | 10 | 7.9 |
铁块2 | 157.5 | 20 | 7.9 |
松木块1 | 6.0 | 10 | 0.6 |
松木块2 | 24.0 | 40 | 0.6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天平(天平已经调至平衡)和量筒分别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①将体积相同的铝合金和泡沫塑料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内,会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表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blank#}1{#/blank#} .
②将体积大小不同的两块泡沫塑料块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内,同样会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表明:{#blank#}2{#/blank#} ,体积不同,质量不相等.
③选取体积不同铝合金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物质 | 水的体积 (厘米3) | 水和铝合金的体积 (厘米3) | 铝合金的体积 (厘米3) | 铝合金的质量 (克) |
1 | 铝合金 | 20 | 24 | 4 | 10.0 |
2 | 铝合金 | 40 | 46 | 6 | 15.0 |
3 | 铝合金 | 40 | 48 | 8 | 20.0 |
4 | 铝合金 | 20 | 30 | 10 | 25.0 |
5 | 铝合金 | 30 | 42 | 12 | 30.0 |
a.分析比较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结论:{#blank#}3{#/blank#} .
b.为了得到比较完整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定量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进一步实验设计方案是:{#blank#}4{#/blank#}
实验序号 | 蜡块 | 干松木 | ||
体积V/cm3 | 质量m/g | 体积V/cm3 | 质量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他们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中蜡块或干松木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blank#}1{#/blank#}.
②分析表中蜡块和干松木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blank#}2{#/blank#}.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
体积(厘米3) |
质量(克) |
1 |
10 |
9 |
2 |
20 |
18 |
3 |
30 |
27 |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
体积(厘米3) |
质量(克) |
4 |
10 |
11 |
5 |
20 |
22 |
6 |
30 |
33 |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lank#}1{#/blank#}。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blank#}2{#/blank#}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blank#}3{#/blank#}。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blank#}4{#/blank#}。
④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blank#}5{#/blank#}。
表三 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
体积(厘米3) |
质量(克) |
7 |
10 |
10 |
8 |
20 |
20 |
9 |
30 |
30 |
表四 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
体积(厘米3) |
质量(克) |
10 |
10 |
8 |
11 |
20 |
16 |
12 |
30 |
24 |
试题篮